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杀死”展品的好奇心

摘要 有一种生物, 耍起性子来,天不怕,地不怕。 搞起事情来,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怼起管制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此刻,你心中是否已经有了 此种“生物”的首选“目标”了?! 不错!其就是“无法无天”的 “熊孩...

有一种生物, 耍起性子来,天不怕,地不怕。 搞起事情来,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怼起管制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此刻,你心中是否已经有了 此种“生物”的首选“目标”了?! 不错!其就是“无法无天”的 “熊孩子”!

图片描述

当博物馆遇到“熊孩子”, 是道高一尺,还是魔高一丈, 到底谁被谁“征服”。 本期, 聚焦于博物馆中的“熊孩子”, 探讨博物馆应该如何“应战”。

不少在博物馆界工作的朋友们时常会抱怨“熊孩子”的各种捣蛋行为。轻到喧哗打闹,重到碰坏展览设备甚至藏品,这些举动不仅仅扰乱了观展秩序,甚至会对博物馆的藏品造成严重的损坏。

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开始走进博物馆,这本应是博物馆值得欢呼喝彩的场面。但面对“熊孩子们”破坏展品这样的“惨剧”,我们到底应该持怎样的态度?仅仅责备家长未能“严加管教”是否有效?将这些家长贴上“素质低下”这样的标签是否就解决了问题?显然不是。

博物馆内的“不文明行为”不仅仅是这个行业面临的难题,同时也是一大社会问题,这样的现象在其他公共空间也屡见不鲜。而博物馆作为一类以物质文化为中心的具有社会公众教育性质的机构,受这些行为的影响会更大,对这一空间不可逆的破坏是一种潜在的“高风险”。

险境

2013年,上海玻璃博物馆发生过一次“悲剧”。当时,艺术家薛吕的作品《天使在等待》在展厅展出,艺术家用玻璃精心制成的一对翅膀悬挂在墙上,在展品外1米处专门设置了围栏作为保护。但“熊孩子”还是来了。两个孩子从围栏下钻入,其中一位双手抓着左翼翅膀的下端不停地晃动,直至翅膀下端的一整块玻璃完全跌落才停止。整个过程中,两位母亲站在围栏外,非但没有制止自己的孩子,还一直举着手机在拍摄。这一切被监控录像记录了下来。

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这件作品在玻璃博物馆的常设展馆中再次亮相,重命名为《折》,作品一边的视频循环播放着两位“熊孩子”破坏展品的整个过程,墙上的文字也直白地说明了展览的初衷是“以这样的方式,警示观众,也警醒自己,并且以此唤醒观众的文明参观意识和对艺术作品的尊重和爱护”。

图片描述

玻璃博物馆的这一举动应当说是比较新奇的,这一“破碎”的艺术品在四周精致的玻璃艺术品种显得非常刺眼,成了观众们逃不开的一处视觉感染,又同时暗示着玻璃展品的脆弱性(以警示观众)。

困局

将责任加之于观众(尤其是家长)实在是简单不过,对于博物馆中该有怎样的“文明举止”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有太大争议。但孩子们到底处于何原因会做出这些“令人震惊”的破坏展品的行为?除了刚才案例中较为过分的行为,平日里博物馆的“小闹腾”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就低龄阶段(10岁以下)的孩子而言,他们抚摸展品,甚至用力去震荡、揉捏并不奇怪,这符合我们所说的“孩子的天性”。但问题在于孩子们不了解“博物馆”这一特殊场合中的行为准则,尤其是他们在这一环境中放飞自己“好奇心”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一方面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从小接触博物馆,通过实物教学,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另一方面孩子们在博物馆里“动手动脚”的举动又实在让人忧心。而博物馆应当是一个希望培育好奇心而不是扼杀好奇心的场所,欧洲现代博物馆的雏型就是私人藏家的汇集自己收藏的“好奇柜”(Cabinet of Curiosity)。可以说,博物馆的诞生源于好奇心。

“良药”

这一矛盾该如何解决?我们不得不正视两件难以改变的现实:一是大部分博物馆内的藏品都非常脆弱,需要“温柔地对待”;二是孩子们在特别的年龄段里就是比较好动,而且充满了好奇心,但他们的好奇心很有可能在博物馆里“杀死”展品。

基于以上现实,博物馆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尝试:

一、专门为孩子设计、运营一部分博物馆空间及配套设备。

用各种感官来探索世界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博物馆有这样的空间和设施,那孩子们能够更自如地在适合他们“玩乐”天性的区域内进行探索。这里应该有更多与博物馆藏品相关却又开放的体验性设备,既能让孩子们充分地“玩”得尽兴,学得尽兴,又不会造成对博物馆常规展品的伤害。其中最好还有一些“破坏性”的设备,而不仅仅只是触动杆、供触摸的样品。“破坏”是我们理解物品肌理与构成原理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

如今,上海玻璃博物馆已经开设了专门的“儿童玻璃博物馆”区域,并有相配套的免费探索单元,让孩子们能够在家长的陪同下自主探索。这可能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少“折翼”这样的事件。

二、以适应孩子的方式进行“博物馆准则”方面的教导。

在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之前,光是跟孩子们说“不要用手碰玻璃”、“不要奔跑喧哗”,似乎并没有很好的效果。孩子的好奇心反而可能导致他们“越是不能、不许,越是想试试看”的心理。

如何以孩子们的角度来教导他们“博物馆内适当的行为准则”确实是一件难事。笔者在英国留学时曾听一位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在会上与大家分享她的尝试——她编了一首小儿歌,告诉孩子们“小手小脚”在博物馆里的特殊功能,比如在博物馆里“小手”是用来举手提问,而不是随意触碰玻璃等等。她说自己试验下来效果不错。

各博物馆可以探索试验类似的技巧,并发展成一套适应自己博物馆的体系,通过语音导览、宣传册、现场引导等多种形式来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们博物馆空间内的行为规范与礼仪。

三、博物馆可以根据年龄来划分区域的使用,并制定相关的规则。

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博物馆应当更全面地考虑如何满足多元观众的需求。同时,为了确保各类观众都能愉悦观展、各类展品都能保存得当,博物馆可以出台相关的规定,比如在某些区域禁止一定年龄以下的儿童进入。这在音乐厅、剧院一类的场所已基本形成共识。而博物馆也可以专门为带着低龄婴幼儿的家庭提供适合他们休息、探索的场所。这样的“区别对待”并非歧视,而是在洞察多元需求后努力营造更人性化公共空间的尝试。

当然,如何在让孩子们爱上博物馆的同时保持日常展览的秩序与安全应当成为博物馆空间设计与日常运营中需要考量的一大方面。这也包含在我们重新塑造、认识博物馆社会责任的目标中。许多博物馆对“孩子们”是非常不友好的,展品设置的高度、展品的阐释角度、展览的线索等等都不是一个让孩子们能感到舒适的环境,也不能触及他们感兴趣的“切入点”。为此,世界各地都在尝试。在英国,“为了博物馆中的孩子”(Kids in Museum Manifesto)作为一家非营利性机构,以提升博物馆对家庭观众的体验为宗旨,已根据业界人士的提议设置了最基本的几条准则,并在每年评审并颁发“家庭友善型”博物馆奖项。

博物馆在变身为更开放的公共空间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不少甜蜜的负担。具有高素质的博物馆参观者不应是处处小心翼翼、时刻保持远距离观赏的人们,而更应该是懂得何时何地可以狂欢、何时何地应当控制好自己的好奇心。

好奇心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希望又难以驾驭的神奇情绪,童话故事里也有各种关于好奇心爆棚的结果,其中有可喜也有可悲的情节。蓝胡子的妻子虽被警告不得进入某间“密室”,最终还是在丈夫外出时忍不住打开房间,看见蓝胡子所有死去的前妻们的可怕一幕,幸而她成功获救逃出;哈利波特中的赫敏因好奇心而起的求学之心往往在关键时刻帮了忙,而他们的朋友巨人后代海格则常因自己的好奇心招来不少麻烦甚至危险。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对博物馆来说,在探索如何引导观众(尤其是孩子们)好奇心的过程中可能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比如“损失”几件古董或艺术品。毕竟,文明行为不是一天养成的,但比较肯定的是比起用规则和惩罚来束缚人的举止,更难的是通过空间设计与循序渐进式的教育来培养人们的自觉。


编辑:106290226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