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二批3名“第一村医”大满贯入选“优秀第一村医”

摘要 10月26日,在淄博市第二批“第一村医”工作总结暨第三批“第一村医”派驻启动会上,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派出的第二批3名“第一村医”殷晓玲、孙立杰、韩苗苗全部荣获了“优秀第一村医”称号。按照淄博市卫计委第一...

10月26日,在淄博市第二批“第一村医”工作总结暨第三批“第一村医”派驻启动会上,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派出的第二批3名“第一村医”殷晓玲、孙立杰、韩苗苗全部荣获了“优秀第一村医”荣誉称号。

按照淄博市卫计委第一村医选派工作部署,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精心选派了3名临床骨干作为第二批第一村医驻村帮扶。3名“第一村医”殷晓玲、韩苗苗、孙立杰于2018年4月23日分别被派驻到淄川、高青开展医疗帮扶工作。转眼半年过去了,3名“第一村医”克服交通、住宿等生活困难,以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以“绝不让一个人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掉队”为目标,发挥自己的专长,帮扶提升村卫生室建设,为村民健康保驾护航,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第一村医”的工作价值。

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业务副院长带领专家团队为村民进行义诊.jpg

半年来,3名“第一村医”共完成门诊接诊、上门出诊1407人次,进行居民健康档案升级复核2147份、家庭医生签约2168人、入户随访1739人,对563名重点人群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向上级医院转诊59人,健康政策及科普知识讲座39次。

医院作为“第一村医”的强大后盾,加强了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捐助了部分医疗设备和器材,并多次组织医院业务骨干到驻村开展义诊活动。3名“第一村医”从基本医疗、基本公卫、家庭医生签约、健康扶贫、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切实帮助村民解决了实际困难,多次受到驻村当地主管部门的好评,成为健康扶贫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孙立杰:用心走好村医路

孙立杰是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脑血管病科的副主任,是临床业务骨干。半年前他主动请缨参加了“第一村医”驻村到高青县黑里寨镇宋张村,服务周边村庄。半年来,他走访派驻村贫困户292次,为村卫生室改善医疗环境安装了医院支援的空调、输液椅,自费为贫困户购买了千余元的药品。跟随黑里寨镇中心卫生院走访黑里寨镇所辖的村庄,进行了57次公卫政策及健康宣教,组织乡镇基层卫生计生人员业务讲座15次,有效提升了黑里寨中心卫生院的业务水平。

孙立杰为贫困户孙奶奶进行常规体检.jpg

孙立杰为村民进行常规体检

孙立杰为卫生院医师讲解心电图知识.jpg

孙立杰为卫生院医师讲解心电图知识

孙立杰驻村期间住在镇卫生院的宿舍里,为了给更多的病人服务,他主动向镇卫生院提出,早上班半小时在医院和内科医生坐诊半小时,每天早上7点半到9点半,来医院就诊的病人最多,他又把坐诊的时间延长到上午10点,尽自己最大所能帮助村民解决健康问题。在驻村期间,他还注重乡镇医务人员的传帮带工作,边坐诊边讲解。业余时间,有计划地为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业务讲座。孙立杰成了镇卫生院的主心骨,遇到疑难病人,都会第一时间请教他。

殷晓玲:驻村一日服务一方

殷晓玲是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肺病科医生,“第一村医”驻村淄川区洪山镇董瓦村,服务周边村庄。有些村庄地处山区,为了更好的了解派驻村情况,殷晓玲跋山涉水、行走在田间地头,将派驻村内的老人视如父母用心服务。每一次的健康宣教、每一场的病友座谈,她都竭尽全力去解答群众的问题,看到村民感动模样,她觉得一切都值得。

殷晓玲在田间地头为村民诊疗查体宣教.jpg

殷晓玲在田间地头为村民诊疗查体宣教

在田间地头为村民诊疗查体宣教.jpg

殷晓玲在田间地头为村民诊疗查体宣教

为更好的提高当地医疗服务水平,殷晓玲积极协调医院,为村卫生室送去了6张病床改善医疗环境,又积极联系医院各科室到当地进行义诊、讲座,帮助当地卫生院提高业务水平。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许下的承诺:视病患如亲人,尽己所能服务群众,争取驻村一日服务一方。

韩苗苗:播撒健康,收获希望

韩苗苗是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的医生。作为一名高青县人,当她得知自己的“第一村医”驻村在高青县青城镇官到魏村,能为老家人的健康出一份力,她无比激动。她积极参与到高青县卫生室康复室的建设。健康宣传角的建立、慢性病回访与健康宣教、家庭医生签约、健康档案复核升级、健康扶贫、健康讲座、健康夜校巡讲等工作,让她在“第一村医”的行医路上越干越有动力。

韩苗苗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jpg

韩苗苗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

当她在进行健康巡讲中看到当地孩子们那一双双纯洁的眼眸时,她看到了家乡的未来和希望,耐心细致的为孩子们讲解简单的急救知识,希望可以用医学知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搭建一条快乐之路。

韩苗苗在当地小学进行健康宣教.jpg

韩苗苗在当地小学进行健康宣教

在驻村走访中,韩苗苗发现当地许多村民因为常年的劳作都患有各种慢性的机体损伤。她积极与医院协调,在村卫生室建立了小型的康复诊室,配备了轮椅,TDP神灯,氧气袋,身高体重计,分指板,磨砂板等康复器材。小小康复室的建立,不但成为了村民们茶余饭后康复锻炼的地方,也成了村民获取健康知识的地方。于是,她又别出心裁,从网上购买了书架,把日常健康宣教的资料整理成册,供村民们阅读。

编辑:何海丽00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