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一生热爱祖国的彭司勋院士

摘要 人物档案彭司勋,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三学社第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常委。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一届、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药学组召集人,国家发明奖评选委员会...

人物档案

彭司勋,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三学社第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常委。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一届、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药学组召集人,国家发明奖评选委员会特邀审查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编撰我国第一部《药物化学》教材,对推动我国新药研究和药学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崇尚科学  兴药为民

1919年7月28日,彭司勋出生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的一个土家族知识分子家庭。彭司勋的祖父是私塾老师,父亲兄弟四人。父亲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母亲读过私塾,知书达理。在学术底蕴浓厚的家庭环境熏陶下,也渐渐铸成了彭司勋乐学好思的品质。

彭司勋少年聪慧,敏而好学,相继在湖南沅陵县读完初中,又在长沙读完高中。抗战时期,他辗转来到重庆,同时考取了四川大学外文系、齐鲁大学医学院和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最终选择了4年学制的国立药学专科学校。从此,便与药学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2年毕业以后,经老师推荐,彭司勋进入当时最高医药科研机构——中央卫生实验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前身工作。1948年,他获得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先后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深造。

1.png

1950年,彭司勋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号召留学生回国参加建设,海外学子纷纷响应,形成了一股回国报效祖国的热潮。1950年6月,彭司勋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彭司勋考虑到出国学习不易,美国的学习和科研条件优于国内,所以继续申请攻读博士学位,获得批准。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彭司勋决定放弃继续深造毅然回国。当时,美国船只不能停靠中国大陆口岸,只停靠香港,因此需要香港发放签证,但港英当局在发放签证问题上故意刁难。经过3个月的焦虑等待,彭司勋终于拿到签证和船票。1950年8月,彭司勋和其他中国留学生以喜悦的心情,终于在旧金山登上“威尔逊总统号”邮轮。

一心报国 教书育人

 归国后,彭司勋立刻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当中。他看到国内百废待兴,药物学研究事业尚处在初级阶段,科研人员普遍缺乏。他深刻意识到培育出一批药研人员和提高社会对医药研究的认识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我国药物学研究的步伐,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1950年,他进入了当时的南京药学院(现中国药科大学从事教研工作。同时,他还兼任江苏省药品检验所所长、南京药物研究所所长等职。

2.png

1997年,彭司勋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彭司勋以“诚恳、勤奋、奉献为座右铭,数十年如一日,言传身教、辛勤耕耘,深得同学们尊敬和爱戴。新中国成立初期,药学教材缺乏,他先后讲授药物化学、有机分析、药品鉴定、毒物分析等课程,又为研究生开设药物分子设计、药物化学选论等,教学任务十分繁重。1958年受卫生部委托,主编我国第一本《药物化学》教材,他还主编和参编《药物化学进展》《药物化学回顾与发展》《当代中国的医药事业》《中国药学年鉴》等多部参考书和工具书。发表论文160余篇。

潜心钻研 锐意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他先后赴英、法、美、日、挪威、荷兰、丹麦、芬兰、土耳其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他认为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生搬硬套盲目抄袭,应进一步提高质量,建立专业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规模适宜,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药学教育体系。

3.jpg

他长期从事药物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倡导利用中草药有效成分为先导物进行结构优化,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思路。在药物分子设计与心脑血管药物研究领域,他领导研究小组历时十年对异喹啉化合物的心血管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显著成绩。他一方面呼吁国家对药研事业的关注,一方面宣传药研事业的重要性和我国药研事业的成果。他的辛劳终于换来硕果累累,我国药研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编辑:何海丽00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