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中国拼音之父——黎锦熙

摘要 黎锦熙(1890年2月2日—1978年3月27日),字劭西。出生于湖南湘潭。汉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院士)。参与创建九三学社,并被选为监事。九三...

 黎锦熙(1890年2月2日—1978年3月27日,字劭西。出生于湖南湘潭。汉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院士。参与创建九三学社,并被选为监事。九三学社第一、二届中央理事会理事,第三、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常委。

1.png

黎锦熙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其祖父黎世缓宦游两粤、湖北、山西、热河、安徽等省,父亲黎培銮是清代贡生。黎锦熙幼承家学,从塾师诵读诸经、《文选》、唐宋诸大家诗文。他兴趣广泛、喜好作诗、绘画、篆刻和音乐。15岁即考取了秀才。不久,以秀才的资格考入湖南优级师范学堂史地部,22岁毕业。从此开始他近70年的研究、教育事业。

2.png

中华国语研究会刊物

1915年,26岁的黎锦熙受聘为教育部教科书特约编审员。他潜心研究语言文字,认为中国文字必须改革。在他及同仁的倡议和组织下,1916年成立了“中华国语研究会”。他为该会拟定的宗旨是:一、国语统一,即规定标准语。我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方言复杂,进行国语的统一工作,意义重大。二、言文一致,即普及白话文。

3.png

黎锦熙的《国语文法》著作

五四运动前夕,以鲁迅为首的新文学作家,创作了如《狂人日记》等一大批反封建的白话文学作品,显示了新文学的生命力。一些封建卫道士们攻击说:白话文学虽有“文学”,却无“文法”,有“文”无“法”,终是无以为“文”。为了反击这种谬论,他用大量例证阐明白话文不仅有“法”,而且这个“法”十分缜密,足以指导为文。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新著国语文法》一书。它第一次科学地、系统地揭示了我国白话文内在的语言规律,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具有自己独特体系的、将传统语法体系应用于现代汉语的专门著作。这部我国“五四”以来具有重要影响的语法专著,至1959年已连续再版了24次之多。黎锦熙生前在每次再版前都要对书中观点、体例、例句等进行修改,以求与新时代共进。

4.png

毛泽东与黎锦熙的信件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就与黎锦熙相识,黎锦熙当时在校担任历史教员,只比毛泽东大3岁。他们两人名为师生,实为挚友,常在一起议论时政,研究学问。1915年黎锦熙去北京教育部工作,毛泽东也在1918年为筹备赴法勤工俭学工作事宜到了北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此时黎锦熙已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得知毛泽东在北京工资微薄、生活清苦,便经常请毛泽东来家吃饭,还特别为他准备好的饭菜,让他打打“牙祭”。茶余饭后,他们侃侃而谈,评论时政、探讨学问和救国救民的真理。

5.png

《国语周刊》

1920年,他促成教育部改定小学的“国文科”为“国语科”,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并废除小学“读经”。在他不懈努力下,以后的几年,初中、高中的“国文”也改为了“国语”。他还发起领导苏、浙、皖三省焚烧小学文言教科书运动,这场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震动了全国,影响很大。与此同时,他与钱玄同创办了《国语周刊》。

6.png

建国后文字改革活动深受支持

1923年,黎锦熙、钱玄同、赵元任等11人组成了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会,研制国语罗马字。1926年公布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方式》就是黎锦熙、钱玄同、刘半农、林语堂等6人组成的“数人会”共同拟定的。这是现行《汉语拼音方案》的奠基工作之一。

1949年,黎锦熙和吴玉章、马叙伦、范文澜、成仿吾、郭沫若、沈雁冰7人组成“中国文字改革协会”。从最初的倡导、组织到规定标准音与标准语,制定符号、音标;从注音字母、注音符号到国语罗马字、拼音文字;从南北协议定音,京音、京语到普通话;从拼音方法上的“三拼”到“双拼”等等,无役不从,或主持,或参与,实际调查,采择众议,审古酌今,不断加以修订、改进,日臻完善,务期既合于音理,又便于实际应用。近70年来我国有关国语运动、文字改革的工作前进的每一步,都熔铸着黎锦熙的心血与汗水。

7.png

北京园博园“拼音之父”雕像

黎锦熙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70年,研究和探讨的领域很广,对于语言学、文字学、词典学、语法学、修辞学、教育学、目录学、地理学、史学、佛学等,都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著述,仅有关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著作,计论文就有300多篇,专著30余部。他在文字改革、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和词典编纂方面,尤其做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

编辑:何海丽00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