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为行凶的家长叫好,就是为社会戾气火上浇油

摘要 5月10日,江西上饶一名男孩被同桌同学的父亲持匕首刺砍,当日上午死亡。与之前的一些案件相比,这起校园惨案更让人震惊,因为它不是通常所见的社会人员所为,而是一名家长因为学生之间的矛盾,以极端方式报复泄愤。1...

5月10日,江西上饶一名男孩被同桌同学的父亲持匕首刺砍,当日上午死亡。

与之前的一些案件相比,这起校园惨案更让人震惊,因为它不是通常所见的社会人员所为,而是一名家长因为学生之间的矛盾,以极端方式报复泄愤。

190.jpg

10岁小学生之间的矛盾,最终酿成校园惨案。追根溯源,如果只是把原因归结为学生是“熊孩子”,显然是避重就轻。回顾这个事件的前因后果,有许多问题值得学校、家长和大众反思。

据媒体报道,有亲属称行凶家长有精神病病史,此事是否确切有待于司法部门认定。从目前已经公开的一些信息可以看出,这起校园惨案的发生与家校群的交流误会有着很大关系。

顽皮固然是未成年人的天性,但是在校学生的顽皮也不能失去分寸,顽皮的孩子如果冒犯了他人或者干扰了正常的公共秩序,确实需要接受必要的纪律教育。这个教育应该由学校和老师来承担。正常的纪律教育应该是,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之后,老师及时介入,分清是非,予以惩戒。

而有了家校群之后,孩子在学校遇到问题,往往不是先告诉老师,而是先寻求家长的保护。从此案也可以看出,行凶家长自称受害学生已经多次欺负自己的女儿,言外之意是自己行凶是“忍无可忍”。另一方面,受害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是惨案发生前不久才知道学生之间发生了这些矛盾。虽然受害学生的家长表达了歉意,但是自觉女儿被严重欺负的学生家长在家校群成员的“众目睽睽”之下,并不满足于以此方式了结问题,与其说他是为了女儿去报复,不如说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去行凶。

试想如果没有家校群,很多家长就不会深度介入学校教育之中,一些家长也不会因为微信群中的交流而加深敌意。毋庸讳言,家校群就是一个小社会,很容易把各种社会矛盾带入这个很敏感的网络群体中。其中,有些家长可能会因为自己没有社会地位而担心孩子受歧视,有些家长可能会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而担心孩子受排挤……总之,很多家长在家校群里谨小慎微,也容易因为一点误会而变得更敏感。据说,受害学生的父母都在医院工作,而行凶者夫妻都属于辞职在家人员,显然这是两个没有太多共同语言的家庭,如果不是家校群,他们或许永无交集。

无论如何,一名成年人持凶器报复未成年人,确实是非常严重的罪行,应该受到舆论的严厉谴责。遗憾的是,与家校群里的这个暴戾的家长相呼应的,是舆论场中一些刺耳的叫好声。有一些人不但不谴责行凶的家长,反而坚定地支持“你不管好你家熊孩子,自有别人来管”,认为被害学生死得“活该”。杀人是一种“教育”吗?

一个10岁的男孩子即便顽皮到顽劣,也不至于“罪不可赦”,更不应该血洒校园,一个对别人家的孩子如此苛刻冷酷的人,是不是也随时可能成为跳出“家校群”大打出手的人?这是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问题。

惨案发生之后,很多家长开始亲自接送子女,受害学生家长也表示要追究学校在安保方面的责任。学校可以把社会闲杂人员挡在校门之外,但是恐怕很难把一名学生的家长挡在学校之外。单纯要求学校加强安保措施杜绝类似案件发生几乎是无解的。

透过这起本不该发生的惨案,我们更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模式是不是出现了问题,社会舆论是不是跑偏了方向。为了孩子的安全,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多一些反思,创造一个更适合孩子们的纯净环境,让他们信赖老师和学校,让家长超脱于校园教育,不让社会戾气侵入校园。反之,为行凶的家长叫好,不过是给社会戾气火上浇油罢了。

编辑:101978509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