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守望敦煌 情系大漠—— 吴荣杰写意敦煌画展侧记

摘要 十月五日,鸣沙山下、月牙泉畔,千年敦煌画院,宾朋云集。赵朴初题写的“敦煌画院”匾额,浑厚古朴,为画院增添厚重典雅色彩;吴作人的题字“吴荣杰画展”则彰显已故中国美术大师对后辈的关爱与期望之情。上午9:30,...

微信图片_20191007102316.jpg

十月五日,鸣沙山下、月牙泉畔,千年敦煌画院,宾朋云集。

赵朴初题写的“敦煌画院”匾额,浑厚古朴,为画院增添厚重典雅色彩;吴作人的题字“吴荣杰画展”则彰显已故中国美术大师对后辈的关爱与期望之情。

微信图片_20191007102708.jpg

上午9:30,吴荣杰个人书画展开幕仪式在此举行。敦煌画院院长宋灵、淄博著名书法家耿毓亮等,先后代表敦煌书画界及家乡朋友致贺辞,北京、浙江、山东等地赶来的上百名书画家及故交好友参加开幕式。

身处大漠敦煌,目睹展览盛况,作为荣杰同窗,欣慰之余,亦感骄傲;穿越历史文化的通道,因荣杰的画展,敦煌又增添一名艺术家虔诚靓丽的一笔。

敦煌,一座闻名世界的文化古城。

敦煌,丝绸之路最重要的接点城市。

张骞、霍去病、玄奘,这些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曾经肩负使命,到达西域敦煌,或是开疆辟土,或是西天取经,均为中西方文明的融合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东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加宽容、开放。儒家与佛教的光芒,沿着这里,向西往东,照射着整个东亚。

今天,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敦煌的核心价值,是敦煌的莫高窟,是莫高窟令人惊叹的雕塑壁画艺术,飞天形象已成为敦煌的象征。敦煌亦成为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家朝圣的圣地。

是什么神秘力量,吸引荣杰六年四进敦煌,连续举办四次个人画展?

从九月初收到荣杰的画展邀请函,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千里敦煌相见,老友分外高兴。参观荣杰在敦煌画院的画室,见一精致小扇,甚是喜欢。荣杰见我爱不释手,既相赠送。

扇面是荣杰潇洒的行书:

伟哉达人,遐观高视,谈笑有义,俯仰不愧,合三人以为一,达一心之无二,忘彼此之是非, 蔼一团之和气。

通过百度查询,方知这是画史上的一个典故。

明代成化帝朱见深,登基后大臣两派势不两立,皇朝身陷政治危机。成华帝没有滥施皇威,而是创作佛画《一团和气图》,并题荣杰所书内容于画作。成化帝的一副佛画,化王公大臣的干戈为玉帛,稳定了朝政,避免了天下大乱,成为史上的一段佳话。

由画想到敦煌。敦煌,之所以闻名中外,就在于她的“一团和气”,在于巨大的开放性,包容性。正因为她的宽广胸怀,融合了东西文化,才为自己贏得了灿烂辉煌的城市名片。

荣杰对敦煌的坚守,肯定与这座城市宽容大度的秉性有关,但必定不是唯一原因。

开幕式上,疑问豁然而释。

微信图片_20191007102751.jpg

微信图片_20191007102319.jpg

吴荣杰向嘉宾谈自己的艺术人生

荣杰致辞,不改他的平和、豁达、幽默。表达对来宾、画院的感谢、感激之情后,接着谈了对敦煌的认识、与敦煌的缘分。

他说:“我这个人,特别喜欢敦煌。2013年第一次到敦煌。6年来了4次。每一次来,都有新的感受。甭管是到莫高窟、三危山,还是丝路古道旱峡沟、祁连山下的东巴兔,都感到无法形容的美、震撼的美。感觉是行走在古人的画中,眼前的景色就是唐代、宋代画家画里的景色,一模一样,摆在那里,令人惊叹。”

敦煌独特的自然景色,给荣杰带来创作灵感;淳朴的民俗民风,则为荣杰提供了激情力量。

微信图片_20191007103425.jpg

微信图片_20191007103428.jpg

微信图片_20191007103432.jpg

吴荣杰带领大家观看画展并为大家解读自己的作品内涵

他说:“我对敦煌很有感情,交了很多朋友。文物店、裱画店、收藏店,包括很多小吃摊,我都喜欢去逛逛。甭管老的、小的,有空就愿意一块聊天、交流。有时小狗小猫,见了我都摇头摆尾,很亲!生活就是这样,你把自己融进生活里面去,放低身段,什么都没有问题!但是要是把自己无限拔高,那就坏了。”

荣杰说,很幸运走进敦煌认识敦煌,很感激敦煌画院的倾力支持。“前几天,宋院长说,他希望我把敦煌画展坚持下去,他愿意为我从60岁办到70岁,再办十年,甚至更长。我说,吴作人老先生曾为我題了‘吴荣杰画展’五个字,老人家已经仙逝多年,我一直未敢启用吴老的题字。这次画展,我决定正式启用吴老先生的题字,就是为了表达一个愿望一种信心。我自信每天都会往前走,作品会越来越成熟。”

荣杰的致辞,句句发自内心,句句是真情告白。我心中的疑问也豁然开朗。答案就是两个字:热爱。

爱是力量的源泉。荣杰对敦煌文化的热爱,已经融入血液,这使他义无反顾,六年四进敦煌,每次一住就是一至两个月,心无旁骛,潜心创作。将心中的大爱,落笔在纸上,描绘于画中。

此次荣杰写意敦煌个人画展,展出书画作品70幅。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作品,是本次敦煌之旅的新作。

荣杰的画作如同他的性格,既大气纯净,又浑厚质朴,赢得专家观众的赞叹声声。画展取得圆满成功。

1.jpg

敦煌画院院长宋灵介绍本次画展筹备情况

微信图片_20191007103010.jpg

敦煌画院特聘主持乔丹主持本次画展开幕式

3.jpg

书法家耿玉亮谈国画家吴荣杰画展的艺术价值

4.jpg

特邀嘉宾杨炯谈观看吴荣杰画展的体会和感悟

5.jpg

特邀嘉宾苗春有谈观看吴荣杰画展的体会和感悟

6.jpg

特邀嘉宾杨海潮谈观看吴荣杰画展的体会和感悟

7.jpg

特邀嘉宾刘萃瑛谈观看吴荣杰画展的体会和感悟

8.jpg

特邀嘉宾张平谈观看吴荣杰画展的体会和感悟

介绍荣杰敦煌采风写生的情景,荣杰的好友、生活在敦煌的崔先生兴致勃勃,话语中掩饰不住对荣杰的尊崇之情。

“吴老师这次来是参加敦煌市与淄博市书画艺术联展,来了以后就不走了,那时候我还在外地,他常打电话问我啥时候能回敦煌。我急得赶快回来与老师相见,刚见面就约好去大山里采风。我俩与深圳来的一位老师一起,五天去了三个地方,丝路故道旱峡沟,三危山和东巴兔。吴老师看见大山就高兴得手舞足蹈,小孩子一样兴奋快乐!我说:‘你咋这么喜欢山啊?都来好几次了,还要来。’他举着相机不停地跑,不停地拍照,眯眼看着我笑,他童稚般的嬉笑神态令我欢喜。他轻声说:‘是呢,画家老躲藏在房子里画画,不出来怎么能行啊?就是要在大山里奔跑。你看,这山太美了,若能住下来更好!’他的话语中带有神秘感。这时候我就想,一个画家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是用语言无法形容的。”

荣杰对大山的热爱,几乎如痴如醉。

今年夏天,一个周日的早晨,我与朋友驾车由张店到博山,与荣杰相聚。尚不到八点,荣杰已到西部山区和尚房写生。山上见面,格外高兴。老同学拉着手,不大的眼睛笑成一条缝,连说:“太好了,太好了。你看着这山上,空气好,风景好,一到山里就不想走了。山间田野,使人心旷神怡!”荣杰也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了,但仍存童稚般纯净热爱之心,几乎每天都循入山中采风写生,着实令我感动。

荣杰的老顽童心态,对艺术的痴迷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与他接触的人。

九月份,法国著名画家弗朗西斯筹备画展,与荣杰相遇在敦煌画院。两个东西方的艺术家,语言虽不同,但艺术语言是相通的。弗朗西斯敬佩荣杰国画艺术的神奇,曾私下问画院的工作人员:他(指荣杰)一笔能将一条线画的那么长,曲折又不失力量,是怎么画出来的?弗朗西斯怎么也不能理解,荣杰的笔画线条是那么的流畅,那么的潇洒自如。俩个年过六秩的老艺术家,相处甚欢,一时传为画院佳话。

荣杰的精神和艺术,赢得敦煌书画界朋友的交口称赞。

画家就是要用作品说话。这是荣杰常说的话。

荣杰的艺术特色,绘画风格,引起专家与参观者的兴趣。淄博书法家耿毓亮先生,对此有精到的评价。

荣杰最大的特点,是广交书法界的朋友。他不仅自己潜心练书法,还经常与书法家交流研讨。书法绘画,都是抽象的艺术。书法对作画的巨大作用,不言而喻。荣杰对书法入画,有自己深刻的理解,这是他的聪明之处,过人之处。


画展特邀艺术家在现场倾听艺术家们对本次画展感想

我对荣杰绘画艺术的了解,主要来自三个人的评价。第一个是范扬老师(中国国家画院书画院副院长)。范杨老师上课点评学生的画,都是坐着的。但第一次看到吴荣杰的画后,立即站了起来,问:这是谁的画?大道至简,八大山人!这个评价是非常高的。

第二个是吴冠南先生,他是荣杰的老师。我与吴先生也很熟。一次,我们去拜访。平时,吴先生平易近人谈笑风生。这一次,却突然变的很严肃。他说,吴荣杰啊,我与你说个事,你不能骄傲!荣杰很惊奇,说老师怎么说这种话。吴老师接着说:你的画,画的很好,了不起!在全国达到这个水平的没有几个人。所以说,你不能骄傲。这个评价体现了老师对荣杰的厚爱、自豪之情。

第三个是吴冠南国画高研班助教杨炯先生,他说,荣杰的线条质高,构图多变,画境高深,他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画家。

微信图片_20191007103547.jpg

微信图片_20191007103549.jpg

吴荣杰敦煌画展部分作品

荣杰的绘画特点,主要是两个字,一个是线,一个是变。

线,就是石涛的一画论。这一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底,也是国画最难之处。这个变呢,就是一切艺术的真谛。荣杰是自然之子,走到哪里,就写生到哪里。每一处的写生作品,都会有不同的符号。特别是这次敦煌的作品,非常了不起。有沙漠的质感,有佛光普照的图像。我看到展出的很多作品,已经贴上了红色标签,表示已经售出,作品都抢不上了。

我认为耿毓亮先生的评价很到位。有一次与一位著名评论家谈到荣杰,他在微信交流中是这样说的。吴荣杰,画家,长得就像一个画家。善画,亦善书。画里有书,书中有画,非流俗之类。重写生,颇勤奋,不自满,日有精进。其线条,功夫了得,可谓吴氏线条。尝观其现场作画,信手拈来,已是自在境界。或纯水墨,有凛然之气。或设色,呈纯粹之象。

我认为以上评价,都非常准确得体,无吹捧之意,有客观真情。

在敦煌两天,耳闻目睹,感觉敦煌已成为荣杰的第二故乡,与敦煌人的熟稔程度,超乎想象。敦煌研究院的刘萃瑛女士,是这样描述荣杰的:

见到吴老师,第一是微笑,第二是非常热情的打招呼,第三是看到他,所有的不愉快都没有了。他是一个特别平和的人。他带给我们的都是喜悦。 作为一个画家,他更切入的是生活。吴老师不仅是用心来画画,更重要的是他用画,唤起人们对艺术美的欣赏。这对人们的心灵是一种升华,一种积淀。

讲的真好。一位用心灵作画的老顽童画家形象,笑咪咪展现于我们眼前。

为荣杰骄傲,期待荣杰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呈现!(文/刘升翔 摄影/王福国) 

编辑:101978509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