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2020年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 这些名词要读懂!

摘要 1.关心关爱企业家十条措施2019年9月26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关心关爱企业家的十条措施(试行)》,从各级干部大胆为企业“站台”、建立“市级领导担任服务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每年组织企业评议部门优劣、建立...

1.关心关爱企业家十条措施

2019年9月26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关心关爱企业家的十条措施(试行)》,从各级干部大胆为企业“站台”、建立“市级领导担任服务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每年组织企业评议部门优劣、建立公务人员“污点”记录惩戒机制、建立企业免检免扰制度、实行涉企检查罚款一口登记备案、建立企业家容错纠错机制、依法挽救陷入担保圈困境的优质企业、开通优秀企业家绿色服务通道、提升企业家政治荣誉感等10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支持举措,积极回应企业家关心关注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关心关爱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2.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难题,2019年7月,市委、市政府启动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于10月18日成功试运行,12月29日正式上线。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中小微企业动态精准画像,打通金融机构与企业信息不对称鸿沟,实现资金供需有效对接。截至去年底,已认证企业2494家、金融机构40家,发放贷款52笔、金额71700.3万元,有效缓解了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下一步,平台将全面拓展服务功能,发展供应链金融,建设股权融资平台,为全市区域性科创产业金融高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3.“中国膜谷”

2019年8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认定桓台县重点发展的膜材料产业园符合区域经济命名条件,对桓台县冠名为“中国膜谷”。桓台县将依托现膜产业基础优势,紧盯膜产业创新变革前沿,完善产业服务生态,实施“龙头带动、协作集聚”战略,高规格举办马踏湖”膜产业高峰论坛,集聚全球顶尖膜人才、技术、资本要素,打造国际一流的高端功能膜材料产业基地。

4.齐鲁数谷产业园

系淄博经济开发区与华云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集大数据清洗标注、智慧研发、资源平台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大数据园区,入选2019年山东省数字经济园区名录库。项目占地144亩,总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秉持“生产、生态、生活”融合理念,主要建设大数据金融后台处理示范区、物联网电商后台处理示范区、大数据展示中心、大数据峰会国际会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公用平台中心等项目。目前,一期22个单体楼已建设完成,有25个项目落户。园区整体预计2020年6月全部投入使用,将聚集59家优秀企业入驻,吸引人才1万名,为淄博市产业转型升级、人才集聚助力赋能。

5.黄三角物联网产业园

是经省发改委批准建设的云计算、大数据专业园区,也是高青县按照新旧动能转换要求,重点实施的“腾笼换鸟”“产城融合”项目。园区位于高青县城区西南部老工业聚集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数据中心运营、客服呼叫、智慧城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及5G网络、数字身份认证、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服务业。先后与华为、阿里云、中国安科院、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等建立合作关系,入选2019年度山东省数字经济园区。

6.爱特云翔

即山东爱特云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应用云服务、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产品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在国内率先提出云网融合概念。该企业计划总投资28亿元,在临淄区建设爱特云翔大数据产业园,占地面积180余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数据中心区、办公孵化区、文创科研区、加工制造区、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板块,打造全省最大的数据应用产业园区、全国最大的智能视频云服务基地。产业园于2018年5月开工建设,计划2021年竣工投用。

7.齐鲁云商

即山东齐鲁云商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大宗商品十互联网十服务”为宗旨,致力于构建大宗商品产业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大宗商品线上交易、网络货运、仓储管理、供应链金融、数据技术等一体化服务,是互联网十产业综合服务商,集园区投资、技术研发、新媒体传播于一体的新经济产业实体。下一步,齐鲁云商将围绕“数智赋能,互联万商”的使命,以激活内生动力的资本运作,以赋能式的商业模式,以区块链式的布局,聚集百万车辆,建设千个仓点,打造千亿平台,形成万亿生态。

8.“人才金政37条”

为加快吸引集聚各类人才,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人才支撑保障,我市于2019年11月21日出台《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引才用才工作的若干措施》,简称“人才金政37条”。“人才金政37条”是对“人才新政23条”的整合及升级完善,是我市近年来人才政策的最强版,包括加快各类人才集聚发展、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方式、激发引才用才主体活力、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优化提升人才服务保障5部分37条内容,在返淄人才、名校特招、平台建设、招才引智“伯乐奖”“亲情奖”、十万大学生集聚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政策措施,在社会上引起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政策实施一个月内,我市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举办8场名校特招行动,签约“双一流”高校毕业生756人。随着人才金政的深入实施,政策的示范效应也将进一步释放。

9.“五通十有”

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五通十有”是指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信息,有旱涝保收田、有致富项目、有办公用房、有卫生室服务、有农村垃圾处理、有学前教育、有文化活动室、有健身场所、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就业保障措施,这是省扶贫工作重点村达标退出的内容。我市共有省扶贫工作重点村474个,目前已全部达标退出。

10.“两不愁三保障”

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按照国务院《“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应于2020年稳定实现这个目标。目前,淄博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7万户,15.9万人基本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2020年,将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

11.跻身全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是落实数字山东建设各项任务,统筹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2019年10月,淄博市被列为首批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单位。目前我市已初步实现“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在智慧教育、智慧管线、智慧公安等多领域取得实效。下一步将从“优政、惠民、兴业”等多个领域中选择优势方向进行突破,确保2020年9月底完成试点建设中期评估,2021年底完成终期验收。

12.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

是以抑制扬尘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优化城乡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为目的的专项行动。行动按照“城乡一体、全域整治,统筹推进、高标提升”的总体思路,聚焦解决各类扬尘污染、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裸露土地专项整治、建设工地扬尘整治、工业企业扬尘整治、矿山开采及生态修复工地扬尘整治、移动污染源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七大会战”,实现半年见成效、一年大变化、两年彻底转变,并逐步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提升成果,使全市城乡面貌真正达到生态、洁净、整齐、美丽的目标。

13.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重视和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部署,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和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目前全市已建成文明实践镇办分中心88处、村级文明实践站2381个,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专业志愿服务队伍15支,广泛开展了“党员暖心”“文明婚庆”“入学升学”“大健康”“陪你到老”“四点半课堂”志愿服务项目,推广了5个祝福礼和10个节庆礼,下一步将全域推进文明实践站建设。

14.“5+N”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系我市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筑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而实施的乡村文化设施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5”,即一个农家书屋一个文体活动室、一套文化活动器材、一支文化活动队伍、一个文体小广场;“N”,即各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的具有拓展性、创新性的功能,如一面文化墙、一个电子阅览室,一个历史文化展厅、一个标准的百姓大舞台、一支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一支注册的民间剧团、一处乡村记忆博物馆等。

15.淄博职业学院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双高”计划

“双高”计划即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拟在全国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这是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制度设计,也是继在本科院校实行“双一流”之后又一个国家重点项目。“双高”计划项目每五年一个支持周期,2019年启动第一轮建设,12月13日,入选“双高”计划的197所学校名单公布,分四类三档建设,淄博职业学院成功入选第二类B档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

16.居民就医“一卡(码)通”

“一卡”即居民电子健康卡或居民健康卡、社保卡,“一码”即智能手机扫描“健康淄博”公众号生成的二维码,居民只需用其中任何一种介质即可就医。目前,电子健康卡二维码、居民健康卡已在全市56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86家卫生院、16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54家卫生室应用。

17.“五个转变”

2019年9月5日,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从理念、境界、标准、作风、用人五个方面提出了“五个转变”的总体要求,即:以登高望远、再创辉煌的情怀转变爱淄博的角度,以紧跟时代、走在前列的追求转变理念思路,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决心转变工作作风,以平台思维、生态思维的观念转变方式方法,以激情干事、鼓励担当的真心转变选用观念。

18.淄博开放型加工中心

位于淄博保税物流区,占地1100亩,规划建设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2万平方米生产类配套研发中心、海关监管功能卡口及配套设施等。目前,项目建设已全面启动,一期工程占地539亩,计划建设11个车间、40万平方米。中心已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136.91亿元,预计实现进出口总额225.27亿元;在谈项目20个,总投资76.4亿元,预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55.16亿元。

19.淄博“内陆港”

“内陆港”即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产生运抵、抽检查验等港口海关作业功能和以保税仓储为核心的国际物流港。淄博内陆无水港项目2018年被纳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作为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将对我市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内陆港重点建设项目已通过调研论证,正在有序推进。

20.创新创业共同体

是指依托创新创业平台构建的“政府主导创环境、企业主体强创新、各类人才激活力、科技研发出成果、金融配套强保障、中介服务提效率、成果转化增效益”的创新生态圈。省政府2019年出台《关于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实施意见》,提出培育形成“1+30+N”创新体系,其中,“1”即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30”即30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N”即各地建设的其他各类创新创业共同体。2019年11月,我市出台实施意见,以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引领,积极培育先进陶瓷、MEMS等10个以上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支持各区县探索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形成“1+10+N”创新创业体系,力争建成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23家。

21.中国(山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淄博分中心

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托地方共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启动了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为创新主体、市场主体提供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运营导航等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国(山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是国家知识产权局2019年上半年批准建设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要面向海洋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我市拟借助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资源优势,争取建设“中国(山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淄博分中心”,面向新材料、陶瓷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水平。

22.齐创大厦

系淄博市与山东理工大学共建的鲁中创业创新中心标志性建筑。齐创大厦拟建在山东理工大学校内,占地面积50亩左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左右,将依托山东理工大学人才和创新资源汇集优势、以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为核心功能,创新体制机制,搭建高水平研发平台、人才发展平台和融合发展平台,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力争成为鲁中地区的“创新引领者、资源整合者、价值创造者”,建设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23.13个引才育才专项计划

系《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引才用才工作的若干措施》(“人才金政37条”)中的内容,是为加快各类人才集聚发展而确定的13个人才计划,包括“一事一议”引才计划、顶尖人才突破计划、高端人才引领计划、产业人才精育计划、硕博人才储备计划、十万大学生集聚计划、青年人才培育计划、技能人才支撑计划、杰出精英创业计划、“双十”创业倍增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提升计划、专业技术人才支持计划、国际化人才汇智计划。在人才层次上涵盖了高端人才、基础性人才、技能人才;在人才类型上既包括创新人才,又包括创业人才,既支持全职工作的人才,也支持我市柔性引进的人才,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24.“百千万人才”汇聚工程

系《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引才用才工作的若干措施》(“人才金政37条”)中的内容。为吸引年轻人返淄、留淄,提升城市年轻指数,我市自2020年起,连续三年组织实施百名博士研究生、千名硕士研究生来淄创新创业行动,力争用三年时间,全市新引进大学生突破10万人。其中,对博士的支持提高到54万元/人,对硕士支持提高到20万元/人,对本科生支持提高到11万元/人,首次给予大专生一次性支持1万元/人。同时,鼓励淄博籍在外事业单位年轻职工返淄,按照“同级对口”的原则安置。创新性实行引才“亲情奖”,对毕业五年内新到我市企事业单位全职工作或回淄创业的全日制学士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淄博籍毕业生家庭,给予1万元奖励。

25.“一园一站一中心”引智平台

“一园”,即打造“鲁中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对市创业孵化中心实施改造提升,面向硕士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打造成2万平方米左右的创业孵化区,年内实现运营。“一站”,即设立“重点引才工作站”,依托我市驻外办事机构、企业,以及当地中介机构,年内建立5处左右引才工作站,常态化做好政策宣传、人才引进。“一中心”,即建设“淄博海创英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依托国内知名专业人才中介机构运行管理,精准对接产业人才、技术需求,年内签约高端人才不少于10人,促进8个高层次人才项目达成合作。

26.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

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争一流”工作目标,利用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三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实施城市风貌、城市功能、绿色空间、生态环境、交通系统、城市管理、城市活力、城市文化八大提升行动、36项具体工程,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风貌、城市色彩、城市活力、城市品质等方面用力,推进城市精心设计、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打造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增强城市对优质资源要素的吸引力。

27.“东优、西融、南拓、北联”

按照“打造公园城市、主城提质增容、全域融合统筹、交通快速通达”的城市工作思路,以张店为核心,拓展主城区范围,全面提升主城区承载能力。“东优”是指结合四宝山等山体修复、华侨城旅游综合体建设以及淄博综保区申建,优化提升东部生态环境和产业布局、产业结构,打造东部生态文旅片区和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西融”是指通过加快淄博新区建设,率先实现与经开区、周村区、文昌湖旅游度假区的融合一体发展。“南拓”是指依托南部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拓展发展空间,打造生态产业新城。“北联”是指加快科学城建设,推进与桓台城区的协同联动发展,加快主城区北部一体化进程。

28.建设百公里城市绿道

系淄博市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绿色空间提升行动”中的工作任务。下一步将编制完善《淄博市绿道系统专项规划》,依托各城区之间河滨绿地、道路绿带,建设连接和贯穿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区的带状休憩、健身路径,重点打造文昌湖一马踏湖、孝妇河湿地公园一九顶山绿道等城市绿道,以点带面,逐步延伸,形成规模,构建起串联城乡公共开敞空间、丰富居民健康绿色活动的绿道体系。2021年底前,各区县分别建成10公里以上城市绿道,完成“百公里绿道”建设任务。

29.齐文化“六进”工程

即齐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社团,是为弘扬普及齐文化而组织进行的一项长期性的文化惠民工程。目前已连续开展两年,在张店区、周村区、淄川区、沂源县等区县进行了集中宣讲,在市(区)直机关、社区、企业、社团、中小学等单位进行了一百余场次宣讲。

30.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

县域医疗共同体,即以区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其他若干家区县级医疗机构及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和康复院、护理院参加的共同体。所谓紧密型,主要体现在医共体实行人事、财务、资产、业务、药品耗材、信息系统统一运行,由此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我市张店区、博山区、临淄区、桓台县、高青县和沂源县被列为国家级试点区县,到2020年底,紧密型医共体基本建成,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31.“长者食堂”

即为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空巢、失能等老年群体提供助餐配餐服务的模式,是提升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举措。2020年,各区县将根据辖区老年人口分布情况和15分钟步行路程的服务需求半径,筛选确定1—3处试点社区设立长者食堂,按照“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原则,为社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助餐配餐服务。

32.“雪亮工程”

“雪亮工程”取自“群众的眼晴是雪亮的”,是依托各级综治中心,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为支撑、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2015年9月,中央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的若干意见》,在全国推广“雪亮工程”。目前全市已配置摄像机24.8万余个,建成视频监控中心289个,视频监控室3200余个,建设一、二、三类视频监控点42906个,覆盖率均达到100%,2013年被省公安厅评定为首批一、二、三类目标实现全覆盖的市。2020年将进一步提高视频监控覆盖率,推进“雪亮工程”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融合,提高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33.工业投资项目“1+N”审批制度改革

是我市为破解制约项目审批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全面提升项目审批效能,围绕工业投资项目手续办理开展的工作创新。“1”即“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N”即承诺审批制、“标准地”出让、“先建后验”、区域化评估评审、帮办代办等审批方式。此项改革通过流程再造、精减环节、调整时序、并联审批、容缺办理,从根本上解决了项目审批互为前置、转圈打架的问题,将项目审批手续办理时间压缩到50个工作日以内,比传统审批模式减少80%以上。

34.“标准地”出让

系我市为减少项目审批环节、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在完成土地整体性评估评审的基础上,出让带有具体指标的国有建设用地的政策。主要做法是:政府对工业园区土地实行事先储备,提前完成园区整体性评估评审,减少企业拿地后的开工要件;项目企业与园区管理机构签订“标准地”使用承诺书,明确土地建设规划、能耗、环境、投资强度、亩产税收等具体指标,竣工后由相关部门按照既定标准与法定条件验收,提高国有土地使用效率。目前部分区县相继开展了工业项目标准厂房建设,实现了企业“拎包入住”。

35.“先建后验”

是为进一步提高项目审批服务效率,加快项目落地探索推行的政策改革。对完成土地储备的工业项目和零增地技改项目,在完成项目立项、环评、土地预审等审批基础条件并作出书面承诺后,允许其先行开工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完成相关承诺审批事项的办理,项目竣工后有关部门开展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后办理竣工备案手续和相关证件。该项工作现无上级明确要求,我市在省内率先提出推行这项改革举措,目前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实施,并在周村区、高青县进行了探索实践,有效加快了项目落地进度。

36.主题式审批

以办事群众眼里的“一件事”为标准,以与企业生产经营、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和高频办理事项为重点,按链条优化整合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关联事项,精简办事环节和材料,推进减材料、减环节。按照“一个窗口、一套材料、一张表单、一个流程”要求,为群众提供“套餐式”服务,变“一事一流程”为“多事一流程”,实现群众办多证只需“跑一窗”“跑一趟”。2019年,我市推出市级11项、区县103项(面向企业53项、面向群众50项)主题式审批事项清单,编制了主题式审批服务指南和流程图样本,并在山东政务服务网进行了公布。

37.“窗口无否决权”机制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窗受理·一次办好”相关要求,打造“淄博速度”“淄博效率”“淄博服务”品牌,我市出台《窗口“无否决权”工作制度(试行)》,要求窗口工作人员站在群众角度,强化服务意识,落实首问负责制,对群众提出的需求、诉求,不能简单直接地说“不、不行、不可以、办不了、没办法”等,要讲“怎么办、告知谁办”,以“有解”思维帮助他们想办法、解难题,切实解决企业群众“来回跑”的问题。

38.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

为全面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关于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的指示精神,2019年,省政府部署在市和区县两级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试点工作,我市是全省5个试点市之一。试点工作自2019年8月开展以来,全面对标国家标准,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邀请企业和群众评判政务服务绩效,全市累计收到评价105万余次,收到并整改问题48个,评价满意率始终稳定在99.9%以上,同时探索形成了全市政务服务“好差评”一个系统平台、一套评价指标、一套规章制度,“三个一”试点成果,实现了政务服务质效再提升。

编辑:101978509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