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齐鲁晚报副刊编辑车向平:人间永远青未了

摘要 车向平:1996年山东师范大学毕业进入齐鲁晚报副刊工作至今。在她1996年毕业,走进当时位于经十路的齐鲁晚报10楼副刊办公区时,副刊是实实在在的,它就是编辑桌子上高过头的来稿,络绎不绝的咨询稿件的读者来电,应接不暇的作者来访……

车向平:1996年山东师范大学毕业进入齐鲁晚报副刊工作至今。

1.png

问:先从大的比较虚的层面上,请说说你对副刊的认识。

答:青未了副刊从晚报1988年创刊的时候就存在了,对于你们血统纯正的新闻人来说,副刊是教科书上的所谓的:报纸上刊登非新闻类体裁为主的专版。也是赵超构先生说过的:“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不耐看主要看副刊。”

在我1996年毕业,走进当时位于经十路的齐鲁晚报10楼副刊办公区时,副刊是实实在在的,它就是编辑桌子上高过头的来稿,络绎不绝的咨询稿件的读者来电,应接不暇的作者来访……在那个电脑没有普及,写作靠笔,联系靠电话靠跑腿的时代,我迅速建立起来了对副刊的第一感受:副刊是读者参与报纸的窗口。在面对新闻资讯时,他们是受众,但报纸副刊却让他们有机会成为创作者。

有句老话说,新闻立报,副刊留人。说的就是副刊这种与读者建立纽带的功能,没想到副刊不止留住了读者,也留住了编辑,我至今已在青未了副刊坚守了24年。

在副刊工作的这些年里,在同各位文学大咖大家学者的接触以及在组织各种高规格的活动中,我感受到副刊的触角不仅仅是向下,它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作为一张报纸人文元素的重要载体,副刊掌握的智力资源、思想文化资源对于提升报纸的影响力、关注度、美誉度至关重要。这应该也是应台阿姨所谓的“副刊不只是一面反映文化的镜子。更可以是、应该是文化的标杆。”

问:齐鲁大地,青未了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了,而且社会上的一些文化产品都要拿青未了来蹭流量。在这二十多年的生涯中,青未了给你怎样的影响和文化熏陶?

答:在副刊这二十多年里,我有幸见证了青未了的几次重要的发展、转型。从上世纪90年代到当下的时代巨革,无一例外都在青未了留下了印记,而像“文学主体性讨论”、"90年代散文热”、“杂文的复兴”等等文学现象在青未了上更是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和阐释,即便是作为地域性的副刊空间,它也见证并积极参与了各个时期文学的发生和发展,甚至有所助力。

我是迈出大学校门就进入青未了,在这里,不同阅历不同风格的编辑来来去去,他们不断丰富完善了青未了,同时也让我受益匪浅。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不断接受文化影响,由生物人变成文化人的过程。基本上文化对人的影响既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也源于参与的各种文化活动。从这个角度讲我非常幸运,自我的社会化过程与青未了文化环境的熏陶完美契合。

我从工作起接触的是田仲济、孔范今、朱德发、张炜、张海迪、耿林莽、陈炎、吕家乡、袁忠岳、宋遂良、章亚昕、施战军、左建明、李存葆、李贯通等等文学名家思想大咖以及他们的文字。在青未了最不缺的就是美的文字、前沿的观点、不同风格流派的思想冲撞,真称得上“脑力激荡的磁场”。生活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之中,会不知不觉中受其文化的影响。同他们交流,更是一刻不停地提醒自己不断提升审美品味和思想深度。我工作之初,一位老作家曾语重心长提醒我:有机会观摩文学创作现场是一大幸事,但一定要随时警醒,保持并提升自身的审美品味。二十几年来我始终谨遵其言。

问:编辑过哪些栏目,像人间,华不注,人文齐鲁等,还有一些情感类的栏目,能说说这些栏目后面的编辑故事吗?

答:青未了的栏目我基本上都编辑过。记得青未了第一次触网时,我们几个编辑除了常规版面的编辑工作外,还要兼职版主,网络为青未了打开了另一扇窗,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在纸媒之外,青未了更广阔的存在空间。也因为第一次实现了与数量庞大的读者群同时在线的可能,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青未了深厚的读者基础。

爱屋及乌,我们这些青未了编辑也受到了读者的关注。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经计划做一个“编辑部的故事”的后窗栏目,就是因为每个青未了编辑都有无数的互动故事。像“人间”版刊发过一篇写从小被继母抱养、想念亲娘的文章,很快就接到老母欲认子的电话;有读者通过“华不注”版的一篇文章的蛛丝马迹查找到小时候最爱吃的一道美食;还有的读者因稿件与编辑结缘后,连家中房子过户给哪个子女都要来找编辑商量……像每年春天的茶夏天的桃秋天的山楂冬天的菱米……编辑部一年四季总能收到不知名读者寄来的各种小心意。我想这是因为,青未了一直重视读者,一直与读者保持畅通的交流渠道,很多读者和编辑因文字结缘,进而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年前,一位在阿里任职的朋友给我说,他上高中的儿子写了一篇文章,得到老师的高度评价,问我能否达到青未了的发表标准。我很好奇,他因工作关系,与全国纸媒的负责人都有深厚交往,为何单单选择要到青未了发表?他解释说:你可能忘了,小孩妈妈的第一篇见报文章就是你在青未了上刊发的。他的话让我思考,从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传,即下一代也认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青未了文化具有传续功能?这一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文学传播的链条,拓展了其普及面。

问:在这些栏目中,您个人更喜欢哪些?理由?

答:不好说最喜欢,每个栏目都有其特点。一般设栏目之初都有沟通,更倾向于编辑发挥空间大更能贯彻编辑思想的栏目。因而,编辑选择的多是自己有兴趣的栏目。

相对而言,人间版我编辑的时间更长一些。为了呼应版面文章,有一段时间我还在人间版开了一个“向平手记”的小栏目,在一些以青未了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中,我发现研究者也直接把我定义为“人间版编辑”。

应该说当初人间版的内容偏好于当时的社会需求是相适应的。当时散文因其短小灵活,适合副刊刊载,掀起一股热潮。人间版的定位鼓励写身边人、身边事,稿件来源非常丰富,作者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作品展现的是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的不同人生经历,鲜活灵动,生活气息浓郁,阅读受众广,因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很开心,隔了很多年,人间版又在青未了复出了。这次负责人间版的是孔昕编辑。一样的青未了,不同的年代不同凡响的人间,欢迎关注!

问:说说这些栏目背后的作家、或作者。他们一定也有很多很好的故事,你是不是建立起了自己的作家资源库?

答:副刊编辑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自己的作者资源库。已故著名作家、也是青未了的老作者刘玉堂在《说副刊》一文中对青未了作者群的规模和主要构成进行了分析,“副刊有一个好大的作者群,这里有著名学者、教授,作家,评论家;也有初露锋芒的中小学学生,当然更多的还是工作在各行各业的业余作者。从数量上讲,这个队伍是任何刊物的作者队伍所无法比拟的。”

作为地方性报纸,山东本地的作家学者当然是青未了稳固和可依赖的对象,但副刊的作者队伍并不限于山东一地,青未了致力于密切与全国有影响的作家学者的交流合作。

通过活动“拉客”,利用版面“留客”。例如,与中国小说学会合作的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成为青未了与全国知名评论家建立联系的纽带。策划组织世界华文作家笔会,与海外的知名华语作家建立起深厚友谊,并将他们发展为青未了作者。王鼎钧先生就曾长期在青未了开设专栏,直至近年因身体原因才停栏。

我有几年做连载编辑,期间,青未了与全国各大出版社及民营出版机构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出版机构,我们又有机会联系到更多作家学者,将他们纳入作者资源库。比如作家余华的《活着》、麦家的谍战系列小说,都是在青未了先于单行本连载的。

除了名家,青未了也重视业余作者的培养,读者中相当部分的文学爱好者也是青未了作者队伍的一部分。作者资源是个良性的循环过程,有一些作家在成为作家之前,先是青未了的读者。我记得有位作家,在圆了长久以来的“作家梦”时,说:“我想,这与当年在齐鲁晚报上发表处女作不无关系。”

问:报纸的副刊作品,是否还与新闻作品那样要强调它的写实作用?报纸副刊,是新闻的文学,还是文学的新闻。记得业界好像有过讨论。

答:这个问题我个人的理解是,报纸作为新闻纸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写作的公共性,不管是曾经以报纸为主,还是现在触角延伸到网、端、微,媒体的公共属性依然不变,与此同时副刊本身又强调文字的文学属性。这两个特点就决定了依托报纸的副刊,除了要重视文字的审美,还应该有所关照。从晚报走出去的张金岭老师曾经在一篇论文里探讨过这个话题,我记得他的大意是这种关照不一定是直接的新闻报道式,而是要对一定时期的社会背景、文化思潮有所反映,有所解答。专栏式写作,包括这些年兴起的非虚构写作里好的作品,基本都兼具了公共属性,和副刊的文学审美。我想这两者并不矛盾。

问:请说说您个人的编辑风格,更喜欢哪一类稿件?

答:俗话说文学乃至艺术没有标准,所以更喜欢哪一类稿件,很难说有一个具体的标准。

但文学又不是可以浑水摸鱼的,评价一篇作品优劣,我觉得离不开这两样东西:一方面是它的美学属性,也就是审美价值吧。

这是个比较个人化的标准。比如王蒙在《夜的眼》中写:“咣当一声,夜黑了。”这样的叙述符合我的审美标准,但未必能够吸引其他编辑。所以审美是相对个人化的体验,也就不容易有个具体的标准。

另一方面就是看它的功利性,也就是社会意义吧。

晚报副刊的特性决定青未了需要更多的与生活拉近。现实、日常,是晚报副刊的关注点。换一句很俗的话说,就是接地气。

关注青未了的读者会发现,这里的文章多是身边的生活细节。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的日常生活的细节? 我觉得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这些细节呈现深藏其下的时代脉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学的社会属性。编辑过程中就会发现,一篇没有“俗骨”的文章,很难支撑起社会意义。

因为跟日常相伴随的就是人情伦理。传达日常生活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日常传达出一种伦理。它有普泛性的一面,真正决定历史走向的,还是这些日常的伦理。“生活就应该这样,生活就是不应该那样。”这里头有常识性的、铁的价值观。好的文章一定是借助日常传递这种价值观。

从大的历史观讲,日常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历史的某一个层面。黑格尔早就说了,历史是相似的,它常回家看看。不是只有写大事件才是写历史,其实日常本身也是历史,另一种恒常的历史。日常岁月中人如何生存,人的精神气质,基本生活的格局和底色,生活里那些必需的部分……它们永远在那儿。只有浸人生活,笔下才能有穿透力,抓得住本质。

这么多年的编辑过程中,我发现写日常对作者是个考验,以大开大阖的剧烈命运吸引读者不难,如何写出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戏剧性”才是挑战。

问:作为职业的副刊编辑,在平时读一些什么样的书?可给创作者们列一个建议书单。

答:说到书单,一定要安利青未了书坊版,“好读书,读好书”,书坊版每期都有好书推荐,每月有月度好书,每年还有青未了年度好书榜,成了很多读者的备选书单。

我的阅读不够系统没有章法,随意,比较个人化,没什么借鉴意义。就说说我最近说的几本书吧。

最近长时间宅在家,我翻了一堆老书:《日瓦戈医生》》《傲慢与偏见》《双城记》《了不起的盖茨比》。主要是我越来越相信,阅读要经历的三个时代:童年时代的艺术时代;青春期之后的哲学时代;中年之后的史学时代。做不了艺术家、哲学家、史学家,但是,在精神上,人其实是要从这些地方经过的。童年时代你要模仿这个世界,青春期要思索这个世界,中年之后要印证这个世界。孔子曰:“五十以学《易》。”我觉得从另一个角度讲,可能就是说,成熟的不同阶段欣赏的是不一样风光,所以,重读是为了收获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其它的还有《息壤》(盛可以)《度越》(施叔青),典型的女性写作,关注女性的身体成长及女性的人性意识启蒙;《魔术师时代》,像我一样读不懂海德格尔的哲学,可以读一下他哲学背后的人生故事;《唐代诗选》(赖芳伶)对那个诗意栖居的朝代的港台味解读;《轴心时代》(凯伦·阿姆斯特朗)之前看《十三邀》,许知远采访许倬云,许倬云先生在谈话中也提到“轴心时代”被安利了;《人间有戏》(汪曾祺)汪老诞辰百年应景翻书,汪老谈戏,也潇洒有致;《青鸟故事集》(李敬泽)不以历史研究为业的李敬泽,对于历史故事的解读相当烧脑——大概就这些吧。

问:在媒体融合的时代,作为报纸的读者与新媒体上的用户,他们的阅读口味是不是也有很大差异,如何去平衡?

答:其实读者阅读口味的差异自始至终就是存在的,只不过由原来的单打选项,变成了如今的新媒体混合争夺。

这些年里,副刊经历了几次大的改版,它的定位从最初的文学副刊逐渐拓展为人文副刊。在这个过程中,副刊的视角在不断外延,除了标志性的文学元素,青未了又将历史、社会、文化以及新知潮流等等都纳入了进来。拓展副刊的关注外延,逐步构建一个更加宏大的青未了“宇宙观”,既有利于化解差异话阅读,又能更好地对当下的社会生活提供有益的思想、文化养分。

青未了与读者互动的优势,继续在版面上得以体现和深化。编辑的工作越来越多的向有意识地引领读者写作转移。比如我编辑的写作版,每期请一位知名作家或学者为读者出题目,这些题目或与其研究领域相关,如蔡澜《妈妈做的菜》;或者与当下生活紧密结合,如世界读书日张炜的《难忘的老书》,极大的调动起读者的参与欲。每期题目刊出后短时间就有逾万的应征稿件。这些来源于生活的题目一方面让读者觉得有抓手,有感而发,有利于调动起其关注参与的热情,拓张了青未了在普通读者中的纬度;另一方面,这些出自名作家或学者的征文题目,又让读者有机会通过版面,与他们心目中可望不可即的名家得以交流,提升青未了在普通读者心目中的高度,产生黏性。

所以我很喜欢你说的“平衡”,而不是单纯的迎合。媒体融合的时代,不仅要求副刊“留客”,更要求其产生黏客的化学反应,这时候的参与、交互只是手段,最终效果取决于你提供的交互源,能否让读者达到心理预期的愉悦感和心理意愿达成的满足感。我提到写作版也只是副刊众多版面的一个小切口,如今在青未了,这样的运作不胜枚举,比如“大地上的论语——重走孔子之路”的专栏,谈传统文化,这是个偏硬的选题,但在具体运作中,我们着眼当下——这也是我们报道传统文化的方向。

不难发现,高深的命题也可以借助接地气的方式破解;即使是触角下延的版面,一样也要借助上升的力量实现“留客”黏性。

问:青未了在网络时代,也有巨大的影响力,过去在大众网、齐鲁晚报网有频道,现在在齐鲁壹点有频道,都是深受读者喜爱的版块。在媒体走向深度融合的今天,对一名编辑人有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答:青未了是晚报最老的栏目,但也是最早触网的栏目。当年创办青未了论坛时,青未了首次实现了信息数据化以及媒介的融合,使传统纸媒实现了传播的双向互动性,以及传播的个人化和个性化。这些有意的探索增强了我们副刊编辑在媒体融合时代,快速切入的应激能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时代,我们副刊编辑从早期的壹点号,到如今的青未了频道,从单纯的纸媒副刊编辑到新媒体编辑的融合转型,副刊也一直走在前列。

媒体融合形势下副刊由点到线及面的传播途径的改变、由竞争催生出的新型编辑流程确是对编辑人的机遇和挑战。

青未了的新媒体探索方向更强调大众化。把一些思想文化的东西,用通俗的方式介绍给大家。这还是应和了副刊接地气的宗旨。

另外,我们也主动出击,打破报纸产品的局限,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报+媒联动组织各种活动。比如青未了频道的主题征文活动,报端、新媒体双管齐下,齐鲁壹点发征文预告,随后报纸跟进名家解题,应征稿件齐鲁壹点滚动刊出,壹粉展开互动点赞、评论,根据点赞评论数及专家打分评出优秀征文,报纸择优刊发。再比如,我们从2019年开启的山东省中小学生征文大赛,以报+媒联手的方式,探索媒体融合形势下副刊的影响力的可持续性发展。这些就是为了保证青未了的影响力,有影响力才能有话语权。

在这个天气App都要关心时事、可口可乐都在做内容推送的时代,青未了面对的是有限的“国民总时间”的竞争,这时候观点和思想的传播更加依赖于优质的原创资源,更加依托“内容产品”——这正是青未了一直以来致力以求的。只不过借助新媒体的的春风,它的形式越来越来活泼多变丰满喜人。

编辑:周天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