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

除夕到初六,山东的这些年俗你知道吗?

摘要 1月27日,农历腊月二十五,寿光市圣城中学美术教师、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王文娟构思、绘图、剪纸,展示除夕贴对联的习俗。

除夕

1月27日,农历腊月二十五,寿光市圣城中学美术教师、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王文娟构思、绘图、剪纸,展示除夕贴对联的习俗。

春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过年的重要习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福字、窗花等)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74541128334834_16441111074171n.jpg

这幅剪纸作品中有大红灯笼,有蝙蝠口衔铜钱,也有牡丹和虎头帽,还有“花开富贵 竹报平安”一副对联。“我把传统的文化元素融入进去,把美好的期盼注入其中,营造出春节浓烈欢庆的氛围,祝愿大家虎年吉祥如意,富贵发财,幸福平安。”王文娟告诉记者。

正月初一

迎新贺岁 拜年送福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传说是人们为了避开腊月三十晚上觅食的年兽,躲到初一早上才出门。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如今,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

正月初二

欢天喜地回娘家

春节期间,全国多数地方都是正月初二回娘家,而在山东的烟台、莱芜、聊城等地,则是正月初三回娘家。无论是正月初二,还是正月初三,回娘家的出嫁女子及丈夫和他们的子女回到娘家后都要先向祖父母及父母拜年,而这些长辈也要分赠红包给后辈。当然,这天女婿给丈人家拜年,手里自然不能空,拎着大大小小的礼品则是必须的。

正月初三

逛庙会 庆新年

逛庙会是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春节假期期间,逛庙会是不少地方的传统民俗之一,其中北京的地坛庙会、青岛的天后宫庙会闻名全国。在庙会上,不仅能欣赏到皮影戏、剪纸、年画等民间艺术的风采,也能观赏到舞龙、舞狮、划旱船等民俗表演,还能品尝到糖人、糖球等特色小吃。

正月初四

迎灶神 享团圆

农历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是传统民俗中迎接灶神回人间的日子。腊月二十三前后,负责在人间监察善恶的灶王爷上天述职。在完成述职后,灶王爷在大年初四时返回人间。山东民间有“大年初四不出户,灶神好往家里驻”的说法。传说灶王爷返回人间后便要清点户口,所以正月初四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以迎接灶神的到来。

正月初五

招财赶穷 迎祥纳福

农历正月初五,民间相传是财神生日。这一天,人们打扫干净屋子、祭祀财神,将财神迎入家门,期盼一整年财源广进。此外,正月初五又称“破五”,有“送年”之意,在不少地区人们在黎明前便早早起床,准备贡品等,以此“赶五穷”,表达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前几天的诸多禁忌也可以破除,过了这一天,人们的生活开始慢慢恢复到日常状态。

正月初六

庆开市 生意兴

“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按照习俗,农历正月初六是店铺开张的好日子。旧时,大小商家门板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营业前大放鞭炮,以期一年的生意都会红红火火。老板和店员们还会在这一天猛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让店内响声一片,取“响响当当,大吉大利”之意。

( 石如宽 纪伟 从春龙 李媛 高田 栗晟皓 王健)

编辑:刘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