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花木禅心——李波先生追思会

摘要 李波,号瀚飞,江苏扬州人,197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重大展览,先后分获金奖、银奖、优秀奖等诸多奖项。

1.png

韦辛夷(主持人 山东省美协顾问、济南市美协名誉主席):得知李波老师去世的消息,大家心情都非常沉重,他是一位好老师、一位好兄长。为了缅怀李波老师,我总结了八个字:做人以真,做画以情。

什么叫做人以真?李波老师干净,他的身上没有“脏东西”,看看他的笑吧,他的笑就像一个孩子般天真烂漫,具有亲和力。他从来不会以名家或者长者自居,他做事情都是那么自然、那么行云流水,同他在一起,就是一个字儿:舒服;两个字儿:非常舒服。正因为有了这个“真”,才有了后面的这个“情”。

2.png

我们都知道中国画分山水、人物、花鸟三科,我在不同场合都说过,中国画的三科分别对应“三趣”:山水画是以“天趣”取胜;人物画是以“理趣”取胜;花鸟画则是以“情趣”取胜。我们可以看到,花鸟画家的情感比其他两科更细腻、更广博。山水画家通常是关注宏大气象,人物画家则是关注人生百态,唯独花鸟画画家是从一片树叶、一个虫子的观察和喜欢来展开艺术创作的。如果情感不充沛,如果不对大自然有至淳的情感,就不会看到这些东西的。另外的一个特点,凡是山水画、人物画不涉及的方面,全部归到花鸟画的范畴,所以花鸟画家题材最多,技法也最富有变化。比如说除了花鸟,像鳞介、走兽、鞍马、飞禽等等,都属于花鸟画的范畴。如果一个花鸟画家没有对生活的热爱,他就不会钟情于这些丰富的自然形态,他就看不到如此丰富而细微的东西。

李波老师的画独树一帜,他创造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有很高的学术含量,放到全国来看,他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尊他为“画家中的画家”一点也不为过。我举个例子:山东美术馆还在青年东路的时候,有一次李波老师办展览,岳海波老师在参观展览时拿着速写本一气儿画了几十幅构图。恰好我也在场,当时我就很震动,是什么让一位颇有成就的人物画家,对李老师的花鸟画生出由衷的敬意?并愿意借鉴和学习?这除了岳老师虚怀若谷以外,同时说明了李波老师的学术水平很高,值得去借鉴和思考。

还记得三年前,李波老师把他318幅作品全部无偿捐献给了山东美术馆,恰好我是收藏委员会的委员,有幸参与其中。当我一幅幅地看过李老师的这些心血之作后,感慨非常多,认为省美术馆真的是做了一件极有意义的文献保存工作。省美术馆收藏了李老师各个时期的作品,就给我们系统地研究李老师的艺术,做了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所以说“做人以真,做画以情”——李波老师他的“真”和“情”都到位了,才有了他艺术的高度。

李波先生走了,我们的心情都很沉重,但是他的艺术可以永远陪伴我们。随着时空的推演,他的肉身虽然离我们越来越远,可是他由生命物化的画作却离我们越来越近,他会永远活在他的画里,也会永远活在每一位挚爱他的画的人们心里。他的每一幅精美的作品,都会让后人去感受他对美的理解,对艺术的理解,和由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温度,最终也会充实我们的人生。

今天来参加追思会的诸位,都是李波老师的朋友和学生,都是为了共同追思和缅怀李波先生。下面首先请李波老师的学生解树红女士,介绍一下李波老师的从艺经历。

3.png

解树红(雅风艺术工作室负责人):作为李波老师的学生非常感谢各位老师来参加李波老师的追思会。李波老师是1942年出生,出生于扬州,今年正好80周岁。他1973年从浙江美院(现中国美院)毕业到山东轻工美校任教,1992年调到淄博师专,后来师专和山东工程学院合并为山东理工大学,直到退休他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李老师生前还是淄博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他做人很低调,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只会画画。

4.png

王胜华(著名画家): 应该说和李波先生也算是忘年交。他画了那么多好的作品,首先与他的画才分不开,我见过他的画很多,没有一张重复的。很多人出手就画一张画,或者几张都是自己熟悉的东西,李波完全是尽性发挥,笔随着心走,每一次构图都不一样,而且绘画的题材也多。无论画花、鸟,他都喜欢写生,无论什么姿态,都能体现得很生动,从他的作品里面也可以看出,他构图和表现能力很强。李波修养比较全面,他写意画的好,工笔同样画的好,我见过他的牡丹长卷,很细生动很出色。不仅如此,他图章也刻的很好。

有些画家是蝴蝶式的,今天变成虫子,明天又变成蛹,后天变成蝴蝶,不断地变化面貌,李波的画就是这样,他善于探索创新和摸索,他画的变化很多。他这一生至少有四次变化,从浙美到轻工美校,那时候画的还是新浙派的东西,也有八大山人那种风格,基本上还传统的东西。后来探索以线造型为主,讲究律动性,强调构成感觉,画面很大气,又有构成支撑。后来的作品他又在向传统又回归,虽然是回归,但还有一些当代的东西在里面。

他的去世是山东美术界一大损失,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很好的朋友、良师益友。

5.png

孙爱国(著名画家、山东省文化馆研究馆员):李波老师比我大5岁,我们交往比较多,从2011年左右他叫我画瓷,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老非常有意思,他有一颗童心,我们在一起画瓷时他就跟我比谁画的快,他一天能画十几幅。实际上李老绘画功底很强,对花鸟画理解的很深,在结构、规律的把握上这老先生不得了。    

李波老师在绘画上不断探索,一直是我的榜样。他来济南次数比较多,因此经常接触,我们见面从来不谈别的事,全是谈艺术和画,在他心里就是画好画,他这一点让人非常的感动。虽然老人不在了,但精神依然在我们心中。

刘胜军(著名画家):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观看了李老师捐赠给山东美术馆的这批精彩的画作。我看展览一般都是走马观花,让我驻足认真观看的不多,李老师捐赠的这些画当时美术馆三楼展览,这些作品从形式、构图、变化没有重复,当时我很震惊,在那里认认真真一幅一幅看,我不是搞理论研究也不画花鸟,但是李老师的这些画,深深吸引了我。他的作品我的总结是格局大、格调高。格局大是因为他的视野比较开阔,他不局限于某种花木,某种禽鸟,而是各种相关题材,都有所涉猎,并且很少重复。其次格调高,有个性很强的独特风格,点线面的组织千变万化,值得我学习和吸收的东西太多。现在李波老师走了,很让人惋惜,他在花鸟界应该有更高的地位,他的艺术生命永存。

6.png

赵英水(著名画家、齐鲁师范学院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末,李波老师出了一个画册,作品还是以传统为主。后来又陆续见到他的一些作品就更画册里面的完全不一样立刻,从中能感觉他是正儿八经学过设计,起码从作品上表现的很好,构图、色彩等,有很多设计的元素在里面,他是中国画里面最有设计基础的画家。第二,李波老师作品特别干净,这可能跟他做人一样。

再就是从格调上来讲,风格没有高低,主要看品位,品位有高低,他的风格非常明显,而且他画的格调高。从笔触色彩和外沿的造型,能简就简。李波老师作品如果把其中任何一条线抽出来,就不完整了。可以说他的画概括的特别好,而且是夸张特别到位。

我觉得这才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对艺术真谛的理解。      

刘仲原(山东省美协驻会副秘书长):李波老师我从小就知道他的大名,但是没有机会和李老师见过面,但是对他的画一直在关注。虽然我是画山水,但也从李波老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他对笔墨的理解和构图的变化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刚才又听各位老师的讲解,作为晚辈我应该好好学习李波老师师德、艺品,然后我们在今后创作中秉承李波老师的遗志,用我们的作品告慰李波老师的在天之灵。    

7.png

梁文博(著名画家、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第一次见到李波老师的画,感觉有大家气象。不小气,一出手就大家气象,这一点非常难得,特别是画写意花鸟的。另外一点,李波老师很有趣味,他能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美,这一点很重要,不像有的人,一辈子就画几种东西。李波老师为什么是这样,说明他是一个有情趣的人,他看东西发现美的机会就多,如果一个人没有趣味,对生活没有热情,看东西就比较冷漠。就像当年的齐白石一样,看碗里有一个小虫子,他就画出来。山水画讲究意境,花鸟画讲情趣,将墨趣、笔趣、意趣融为一体,这才是好的作品。

刚才有几位老师也说到李波老师他单纯的像个孩子,他特别的幽默也很天真,让人感觉很亲切,能与大家融为一体。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画家很喜欢他,因为他不会端着架子,很容易让人接触。

我记得山东美术馆收藏了他的300多幅作品,当时预计是收藏150幅,我们评委看的全部作品的时候,每一幅都很精彩,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最后全都收藏了。据说这300多幅作品是他在千幅画里面精选的,这种认真态度也是一种纯真气,他做什么事都能体现出他自己的特点,这一点应该像他学习。   

8.png

刘玉泉(著名画家、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我对李波老师的印象第一个是程式。因为和李波先生交往很早,80年代的时候,我在淄博给学生上课,就在很多场馆见到过李波先生的作品,给我打下深深的印象。后来胜华哥、曾先国还有李先生在国家画院搞展览,当时我和李勇在中央美院进修,就去看展览,感觉第一个关键词是程式。那时候八大的笔墨多一些,笔墨的浓淡干湿,传统意味非常强。他把印章在画面上打一排,实际上老先生是在探索。 因此,那个展览给我种下一个基本的印象是程式感特别强,和一般的花鸟画家明显地拉开距离,很多评论家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李波先生施古人的之意,从他的笔底下可以看到,他是一位艺术天分极高的人,他通过读古画,就能基本上把握画的笔墨精神。

第二个是形式。后来见到李先生的一些作品,涉猎的语言的应用,里面出现了一些笔与笔之间形成交叉几何形的结构,明显地和他以前的画又有了很多的不同。所以胜华哥常说,李波老师他想变,一夜之间把过去的都忘了,可以拿出另外一套东西来。他以前的东西竟然不画了,画出全新的一套,他就有这个本事。所以李波老师对艺术的感悟能力绝不是一点,而是体现散发性的思维,出现新东西,立马就可以否定前面。我觉得他控制与散发把握的是非常好的,很少有这样的艺术家,能够彻底地否定自己的过去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在大家面前,这是对他后来有一次展览的感受。还有一次是山东美术馆的收藏展,也有这种感受。

他近期的东西还是两个字"归真"。"归真"当然还有现在社会生活条件提高了,包括大量地出版物、材料以及参考资料的产生,电脑手机的运用,在很多场合我们常常看到,李波老师拿着拍摄的参考资料照着就能画起来。他将这些拍摄的鸟兽形态,呈现在自己的画里面,使它画的造型形态更丰富,他将图像转换成笔墨符号的本事,这就是"归真"。

因为大家共同谈到他很天真,他的性格有的时候就跟小孩一样,他呈现在我们面前就是自己个性的本真。所以最后的"归真",我觉得他的艺术完全是大器晚成,尽管有几个阶段,但是他的艺术之旅,不断地蜕化和完善,最后构成一种大气的形态。

我觉得李波老师去世是山东省美术界的一个损失,所以我们今天追思他、怀念他,也是要从教师的角度,从花鸟画家的角度,如果能从他身上吸取点什么,我们都是非常有益的。

9.png

韩新维(著名画家):听了大家的讲述,让我能更全面的认识李波老师,我跟李波老师接触比较少,也比较晚,因为我从退休以后学中国画,起步比较晚。跟李波老师熟悉是通过几次艺术交流活动,熟悉了以后,也了解了李波老师他的绘画和他的为人。在艺术上、在做人上他都是一个挺高的人。在山东甚至是在全国来讲,他也应该是大写意花鸟画权威级的人物。

往往熟悉一个人先看他的画,再了解这个人,一看李波老师的画有冲击力,从写生感觉来看,每幅画都是他从写生归纳提炼。他一开始先学八大,早期的作品我没有见,我见到的只是他近期作品,我第一个感觉就是构图非常好,黑白灰关系到位,用笔老辣,太高级了。

生命是有限的,作品是永恒的,李波老师去世以后,他的绘画、他的拼搏和探索精神永远影响激励着很多人。再次向李波老师学习,向李波老师致敬。 

岳海波(著名画家、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其实认识李波老师挺早的,应该是1983年暑假左右,他到我们学校去,就在那儿铺上纸就开始画画。给我画了一个鸟,八大风格,但是一直没盖章,后来每次见到李波老师的时候,我就说有一个画你还没有给我盖章,大家老觉得来日方长,实际上到这个岁数来日不多。

还有一件事印象比较深,李波老师90年代在山东美术馆搞了一次展览。那个展览风格就和80年代中期给我画的那幅完全不一样,可能有一点工艺美术的东西,特别注重画面的结构,几何关系的穿插。李勇当时用相机拍了照片,洗出来每个人发了一本,大家就开始临摹,也都去植物园写生,因为他画的很多东西植物园都有。

后来,我提议让李波老师在展览期间找了一个地方,大家跟李波老师谈一谈,我当时期望值特别高,希望让李老师谈绘画的笔墨等等一些技术的事。但是他主要谈生活,画一定要在生活当中去提炼等等。现在回想起来他说的很对,他的花鸟画和其他的画比,就是很突出生活,在生活中来。他的每一张画不是靠笔墨的套路画出来,他是有生活的。

现在回想他和其他的画家不一样的地方就在这里,那一批作品应该强调现代构成的东西,与之前传统的东西有意识的拉开距离。他的捐献作品在山东美术馆展览时,我认真的看过,他又回到笔墨和传统,同时又把构成和现代的东西融入到一块儿。他的画,画面结构和其他的花鸟画家不一样,和古人也不一样。再是他的造型,分两大类,一是他在生活中看到的东西,他都能记下来,还有一点他能够用笔墨去表达,就像鸟的翅膀,他能够从客观物象中提炼出绘画元素和笔墨元素。运用的从容不迫。再有他的不断变法,不让自己结壳,不让自己形成套路,这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1.png

徐浩(著名画家、济南大学教授):我知李波老师时属偶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在前辈朱铭老师家里,在他家墙上挂了一幅画,这还是李波先生早期带有工艺味道的画。虽然画的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花鸟题材,但是他的用笔用墨用色一扫传统文人画的旧习,令人眼前一亮,至此记住了李波这位艺术家。

直到新世纪,在朋友处画瓷盘,结识了先生,一了平生所愿。先生的画起点高,初学八大,深得精髓,笔墨精神出神入化,加入设计元素,色彩变化和现代意识,面貌为之一新,形成强烈的李波风格,退休前后又再变法,在学生的陪伴下,足迹踏遍祖国的千山万水,遍览奇花异草,积累大量的写生素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同于前的新风格。

纵贯李波老师大写意花鸟绘画,可谓是融汇诸家的所长,这是李波老师花鸟作品中动人之处,先生去世前一年在济南雅风艺术工作室曾给我画了一幅花鸟图,我觉得他又总结了过去并发展了现在的他。又有设计,又有现代写生,又有过去八大的感觉。这几天正在搬新家,把这幅已经挂在客厅。

其实这正如先生一贯主张强调,一个优秀的文人画家,其笔下一定要有一种凛然的清刚之气,敦厚的儒雅之气,我觉得先生如是说的同时,也在其作品中充分地践行优良传统,当时在画的时候,边画边聊,诸多朋友围绕,鸿儒谈笑,其乐融融,这真是值得一生怀念的地方。        

徐玉华(山东省女书画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我和李波老师一起画过一段时间青花瓷。之前也看过他的一些作品,特别是第一次看到他的花鸟画作品时,被那种简约、大气、富有生活情趣的画面所吸引。李波老师作品中的一花一木和飞禽小鸟都体现着他的稚趣童心,饱含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眷恋。我自己喜欢画表现儿童生活的题材,所以看到李波先生的画,会产生一种心动的感觉。在一起画青花瓷的时候,真正感觉到李先生真是画如其人,善良率真,人品画品极高,生活中却非常质朴低调。他把毕生的心血融入到了作品创作中,作为他一生最大的享受。我们失去了这样一位可敬可爱的老师,感到非常痛心。我们永远怀念他,李波老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任海宁(山东省女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家母(单应桂老师)跟李波先生交往很多。以往李老每次的展览开幕式或者研讨会,她都会去参加。我母亲到淄博时李波先生也会自始至终的陪同。李波先生的去世大家都觉得非常心痛,跟家母谈起今天的追思会,她也让我代她在此表达惋惜和悼念。

我跟李波先生认识时间不长,但他的画却见的很早,家中有很多李老的画册,因为我也画花鸟,家母会经常说我的画里面,欠缺李先生的放松和撒脱,说我可以从中学习,我也会经常研读用以充实自己。现在李波先生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的大量的作品还在,他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还在,听了今天各位回忆的点点滴滴更觉得这笔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22.png

李丽平(山东省女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我和李波老师最早认识是80年代后期,后来随着了解深入又见到李波老师很多作品,我当时还想花鸟画还可以这样画吗?特别是李波老师画那些鸟儿,完全不像现实的鸟儿,他画的明显就是自己的风格。

后来再接触到李老师,感觉他的心完全在画上,画品就是他的人品,没有好的人品,画不出这么好的画,画不出这么高贵格调高的画,从李波老师身上,我学到的是,怎么做一位纯粹的艺术家,可能做不到,但是他是我的榜样。还要像李波老师一样不断地进取,我觉得心中有个光,至少知道应该这样做,我也受益了。    

姜超(著名画家):听了在座老师的发言,让我对李波老师的绘画艺术有了更深刻了解学习。因为我喜欢李波老师的画面构图,所以到处搜集他的国画资料信息研究学习,收益非浅。我现在经常想.如果当年报考美校时看到过李波老师的画,我一定会报国画.而不是一心想报考的油画连环画。我真正见到认识李波老师是在他生命最后的两年,要是早能结识李老师多好啊。愿李波老师在天堂开心快乐。    

宋丰光(著名画家、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波老师虽然没有直接教过我,但对他的画我一直很崇敬,很欣赏他的作品,并在某些方面影响了我的创作。早年我也曾登门拜访,颇受教益。因为不在一个城市,见面机会不多,但时常牵挂他。就在他去世的前几天,我给李老师打过电话,想问他的近况,可惜没能打通。不几天获知李老师逝世,没有见到,非常的遗憾。

李波老师的为人品格让我非常的敬佩,不卑不亢,有自己的坚持。他热爱生活,虽然不善言辞,但是他对生活的丰富情感都反映到了他的画面中,让他的作品有着浓厚的个性特征。

二十世纪的花鸟画整体变化不大,前期的绘画大家的高度让后辈难有突破,很难让人耳目一新。李波老师在艺术上有突破的魄力,他的画,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有设计感、构图感、造型感。首先,他的作品构图新颖,造型源于生活,经过高度的提炼和深化,形成自己的语言,我觉得这是非常难的。其次,在色彩的运用上,不是浓妆艳抹,但是色彩感很饱和、很强烈,有时候突然有一点浓重的颜色,显得色彩光彩照人。因此,他的作品无论从构图上、造型上还是从色彩上,我觉得他的花鸟画是当代花鸟的一个奇迹,引领当代,放在全国来看,依然前卫。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想大家会对他艺术进一步的认识、进一步的发掘,对以后的花鸟画发展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33.png

郭振宇(山东美术馆收藏部主任):我怀着一种敬意参加李波老师追思研讨会,这种敬意来自于李老师的艺术追求、艺术品格和艺术善举。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下对李老师的认识。

首先是捐赠义举。李波老师作品捐献是山东美术馆新馆建成以来最大的一次收藏活动。2016年11月份李老师向山东美术馆提出捐赠作品的意向,我们列入了2017年收藏计划。大约在2017年4月,李波老师到山东美术馆,提出了无偿捐献作品意愿和捐赠规模,并且表示只要能够被美术馆接纳心里就很高兴,也是了却了自己的一件心事。2017年7月份,山东美术馆召开收藏艺术委员会会议,对李老师提供的318件作品进行研究,通过了收藏。8月份签署了捐献收藏协议,完成作品交接。2018年5月份,山东美术馆为李波老师举办了捐献作品展览。这次捐献,丰富了山东美术馆的收藏,迅速形成了单个画家较完整收藏体系个案。

第二个方面是矢志求学。李老师本身是扬州人,自小受江南人文精神浸润,大学时在浙江美院学习工艺美术,后来又学了国画。这样的经历让我们感觉到他第一好学,第二精力充沛,第三是胆量很大。他拜师潘天寿,教他的邓白老师本身也是一位大家。说明他善于学习、博采众长,所以能把画艺学到手,成就自己的精神高度。毕业后来到山东,在教学与创作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三个方面是勇于变法。他的绘画探索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70年代左右的旷达飘逸。第二个阶段是1980年代后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把构成因素引到绘画当中来。退休以后,又回到童真的状态,画面很随性。我们看到捐献的全部作品没有重复,说明除了大的阶段的变革,日常创作也都在做尝试,对每一件作品都很认真,这种吸纳百家、勇于拓展、善于寻奇、寻变、革新的勇气与精神非常难得。

李波老师捐献的作品从1981年到2017年,时间跨度达37年,是李波老师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财富。美术馆会做相应的研究,也会向公众开放,把李老师的艺术精神推上新的高度。

44.png

孙华进(著名画家): 我和李老师接触是在1981年,那时候我还没有考学,去淄博文化馆有一个活动,李老师在现场画画,八大风格的作品画的很快,十几分钟就能画一张,也很有幸,李老师还送给我一幅,至今保存着。 

我的画画也是深受李波老师启发,原先学的是设计,后来看了李老师的画,根绝很喜欢这种风格,画里面有设计的内容,还有笔墨。后来和李老师交往多了一些,还向李老师求过一方印章。李波老师书画印俱佳,而且真诚待人。他的艺术,他的为人,是我们的楷模。    

樊磊(山东画院专职画家):李波先生离开我们了,大家非常痛心。此次李先生的追思会山东画院领导非常重视,计划把画院冬季院刊开辟主要专栏来报道此会纪念李波先生。作为一个学习花鸟画的晚学和李波先生接触并不多,但是颇有渊源,在我求学的时候就非常关注了李先生,因为我学习花鸟画创作的过程当中,一直对传统笔墨与现代构成融合非常感兴趣,这本身是很难、很矛盾的一条路,很多人在尝试都不理想,但李老师无疑是探索的非常成功的。后来跟李波老师有一些结接触并不是在济南,而是在老家淄博,李先生南方人一生献给了淄博的美术事业,我祖籍淄博,反到少有回去。偶尔会淄博参加活动的时候遇到李老师,非常感慨,他的作品呈现出的旺盛生命力和当代感,让我始终认为他应永远年轻,可是认识他的时候已是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

李老师一生勇于探索,到了晚年反而转向传统回归,但他的作品深厚的传统笔墨间始终会体现出当代的面貌,在当代面貌里又透射出潘天寿等大家非常传统的笔墨影子,融合这么好的非常少见。李老师的作品既清新淡然又新颖当代,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李老师到了晚年的时候,创作也非常的自由,尤其画了很多自由翱翔的鸟儿,他离开我们无疑是非常大的遗憾,但是人生老病死是一个过程,我觉得李先生只是和他画的鸟儿一起自由的飞到另一个地方,希望先生在哪里没有轮椅,自由奔跑,没有痛苦,只有快乐!    

耿少晶:我和解树红都是李老师的学生,所以跟李波老师接触挺多,虽然不是画家的,但是听了大家对李波老师评价,作为学生来讲,真的感到很自豪。我们曾经在这样德艺双馨的先生门下得到他的教诲,这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幸事。

刚才有的老师讲,李波老师的画不好临摹,通过这三十来年与李老师长时间的接触,以及从80年代画风转变到现在,我感觉是因为他的形式来自写生,他的线、墨、色是从他心里出来,之所以不好临摹,主要时这个原因。我们做艺术,还是得去用心体会生活体会笔墨,让年轻的孩子们看中国画的传承发展,这可能是对老师最好的告慰。    

王宜涛(诗人、画家、美术评论家):认识李波老师是在崔辉老师画室,大约也有20年了,印象是他不爱说话,但是他的作品很有特点。后来他在济南的展览,我也都认真去看,他的画有新意、有时代印记,没有陈旧气。后来也是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学着开始画画。

第二次长时间交往是2016年,李波老师在临沂画瓷,我也在那画小瓶子,李波老师看到以后,建议我可以画大的,于是搬过来一个大花瓶,鼓励我大胆画。如今这么好的一位画家走了,确实是一种遗憾。

55.png

李兆虬(著名画家):这两天我在想这个事,一个比较有成就的艺术家,应该长成什么样,就应该长成李波先生这样子。他衣带渐宽为艺术献身,让墨给磨的,我由衷喜欢李波老师形象,真正的艺术家风范就是这样,特别有代表性。

再说第二点。一个真正好的艺术家,应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即天花板在哪?我认为李波老师就是我们的天花板。这话咋说?李波老师的画我是真心很喜欢,临摹,收藏,时不时拿出来反复看,一直在学。看他的画,笔墨精到,构成精妙,造型有趣,题款考究,看他的画,入眼入心,看多了,想必就会潜移默化,引发共鸣,触碰心灵,有可能让自己艺术能力提高,境界升华。 

李勇(著名画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按合影照片上的日期推算,最后一次见到李波老师应该是在今年的6月23日。那天,他女儿女婿陪着他来济南就诊,中午我们在一起吃饭时,李老师的精神谈不上矍铄,还算是平和、坦然。席间,时有谈笑,只是语声窃窃,思绪零零,不那么连贯了。日后回想起来,恍若隔世。接下来,同盛华、玉泉去淄博参加李老师的告别仪式,当天,家属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灵堂上为他选了一张手捏下巴颏、眼神漂移的遗像,乍一看,几分俏皮,几分诙谐,细细端详,更多的是充满睿智,充满着情趣,正是李老以往的神情,恍惚再现。一时间,一路上的郁闷,无助释然、淡化了许多。似乎感觉李老“午倦一方藤枕”,咂上几两小酒后,闭目眯一小会儿,揉揉眼,愣愣神儿,起身再接着画他的花卉、翎毛。遗憾的是那天他没能起来,这才明白,事实上我们与李老真的是隔世了。

回济第二天,一大早,王力克微信发过来一幅当年为给李波老师画的半身肖像,头部四分之三側,同时表达惊闻噩耗的悲伤心情,对李老在花鸟艺术方面成就和人品中肯的赞赏。一个当代油画的“领头雁”,对一个传统水墨“弄潮儿”惺惺相惜,钟爱有加,可见李老成就和威望的感染力及现实感应,人见人爱啊。再说那张画像,画面中李老嘴角上翘,面带悦色,打心里透着喜庆和满足。上身穿着方格子衬衫,韩版?欧式?无从考究,一打眼透着时尚,双手轻拢,神情也很放松。我想,那是李老师最惬意、最愉悦的一段日子,每日里,张口闭口就是逛精品店……由此看来,他并不是一个保守迂腐的“扬州九怪”,平日里,乐于接受各种新鲜的尝试,渴望生活,热爱生活。这也是他的性格使然,俏皮可爱中夹带着偏执;磊落不凡中裹挟着疑惑;敏感且脆弱……才华荦荦,终无自损与自高。这也正是一个真正艺术家的见真见性,坦荡人生。

雅风艺术工作室组织凭吊文章,刊发我多年前在李波老师“花木禅心”画展座谈会上的发言。在“这一刻的想法”中,我写道“一生心事花鸟知”。词儿出何处,我记不清了,只是冥冥中感觉这就是李波老师一生的写照。生前花鸟簇拥,为花鸟传神写意,身后花鸟低垂凋零,为李老衷肠诉说。一生的喜怒哀乐,一生的浅吟低唱,花鸟有情,画作有知……接下来,岳海波老师转发此条,并附加了一句“两个李老师”,看后,我心里阵阵心怯,感到一种莫名的忧伤和惆怅。立马回应道“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呜呼,一是,虽说“一笔写不出俩个李字”,时至今日,阴阳两隔了。二是与李老亦师亦友,心念的旧交,多年的过往中,敬而近之,我对他始终是高看一眼,仰望星空的感觉。现如今,巨星陨落,星空暗淡,所以,那天小解问我,追思会上李老师的生前艺术活动的照片是放黑白的?还是彩色的?我脱口就说用彩色的,按我的理解和此时的想法,追思会现场,李老就在我们席间聆听,一身的时尚装扮,一样的手捏着下巴颏……同时,这个会要开的就像他的花鸟画一样五色斑斓,像他的艺术人生一样多姿多彩。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心有灵犀”,真正意义上的“在天有灵”。李老走好。  

66.png

韦辛夷(主持人):在今天下午的三个小时里,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怀着追忆和缅怀的心情,表达了对李波先生的真挚情感和对他艺术的高度评价。下面,做一个小结:

“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只道是寻常。”这是清朝词人纳兰性德的一句词,恰恰最能表达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

是啊,“当时只道是寻常”——今天下午大家所谈的往事,点点滴滴,当时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可是,突然有一天,李老师不在了,这巨大的失落感瞬间涌在了心头,那些往事,突然就有了无可比拟的意义——有的成为悲伤,有的成为欢乐,无论是悲伤还是欢乐,却都罩上了光环,成为了永恒的定格。

这样吧,在这里我想借用毛泽东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中的句式,来总结一下李波老师:

“李波先生是位画家,他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美术界,他的绘画技法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不关注生活的人,对于一班不注重基本功锤炼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我们大家要学习李波先生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从这一点出发,就可以变为一个对艺术透彻领悟的人。一个人的领悟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对艺术能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王龙燕)

77.png

李波,号瀚飞,江苏扬州人,197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得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等大家和邓白、宋忠元、杜曼华等名家悉心传授。先后执教于山东省轻工美术学校、淄博师专、山东理工大学,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艺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国画学会顾问,山东美协花鸟画艺委会顾问、山东艺术家学术委员会顾问,淄博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精研国画,擅长大写意花鸟。  

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重大展览,先后分获金奖、银奖、优秀奖等诸多奖项;分别在北京、南京及西班牙、加拿大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澳州美术馆、山东美术馆、江苏美术馆、南京书画院等单位收藏;由国家和省级出版社先后出版个人画集、专著和技法类书籍多种。

来源: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