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政策资本研究的开拓性专著——读张洪兴《政策资本论》

摘要 从文献检索看,张洪兴的《政策资本论》是国内第一部专门研究政策资本的专著,近日读到,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文献检索看,张洪兴的《政策资本论》是国内第一部专门研究政策资本的专著,近日读到,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的价值。目前国内政策研究者中,只有徐明远在研究无形资本时,使用过政策资本的概念:“政策资本是由国家或企业所在地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 策、法规、文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1]本书作者从资源的角度,给出了政策资本的定义:政策资本是特定社会主体拥有的具有内在增殖性并且能够给所有者带来利润的政策资源。该书论述的视角侧重与公共政策和企业政策两个方面。

作者阐明了政策资源的资本化问题。公共政策是在一定时期内,由公共权力机关制定的用以规范和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为的准则,其的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战略、规则、规划、条例、规章、声明、 指示、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公共政策具有权威性、公共性、公平性、目标性、合法性等特点。公共政策是一种重要资源,我国学术界对于政策资源内涵的理解具有整体一致性,他们将政策资源视为一种切实存在的非物质的资源,这种资源大体上包括权威资源、人力资源、财物资源、信息知识资源等。[2]马克思在描述商品的特征时,认为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只具有使用 价值而不具有价值的劳动产品不能成为商品。只有通过交换,使私人劳动成功转变成社会劳动的产品才是商品。通过交换,将政策应用到企业的生产中,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企业主体用它来获取了利益,政策资源实际上就成为了政策资本。

政策资源配置主要通过计划和市场以及计划和市场相结合方式进行。从市场主体的角度看,政策的资本化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通过市场手段,直接交易,市场主体达到利用政策的条件。例如碳排放交易政策,市场主体可以通过缴纳一定的费用,达到利用政策的条件。二是政府或者部门公布政策以后,政策范围内的市场主体可以用较低的成本直接利用现行政策,而政策范围以外的市场主体要利用政策,就要通过市场的手段,进行必要的投资,才能进入到政策适用的范围。三是有些市场主体作为利益相关者已经参与了政策的制定,实际上是已经进行过该政策的投资,很可能会以更加便利的条件,取得该政策的使用权。从以上三种情况看,政策配置都离不开市场交易这个环节。即便那种政府已经公布了的扶持政策,政策范围内的企业,对政策的利用看似没有什么成本或者成本很低,实际上,企业仍需要进行对该政策的研究、消化,其对政策的利用也有一个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一个投资过程,其中的投入和代价都会作为成本转移到企业的产品中,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作者简要阐述了政策资本的性质,认为政策资本属于无形资本的范畴,是无形资本的组成部分。无形资本是指没有实物形态,通过经济活动,借助有形资产增值的各种信息、政策、环境及技术资源。本质上,政策资本和无形资本都是社会利益关系规范化的表现形式,政策资本和无形资本在价值创造、资本流通、市场交易等方面,有着一致性和相似性特征。政策资本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社会资本是能带来价值的社会关系资源,社会关系的规范化是其主要向度。政策资本本质上表现的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规范化,两者都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其性质、本质、社会作用具有一致性。社会资本的丰富和发展,有利于政策的制定和运行,促进政策资本的发展。同样,政策资本的丰富和发展,将促进社会资本的积累和运营。

吴鸣认为:公共政策不过是政府提供的一种制度,制度分析的基本原理,同样也适用于公共政策分析。[3]制度资本和政策资本都属于无形资本,也都属于社会资本,都是社会关系、社会规则规范化的表现形式。其性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其社会作用的方向和创造价值的方式是相同或者相似的。制度资本和政策资本都是将生产要素组织起来的一系列生产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构成市场交易的基本制度框架,而且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品等市场失灵问题,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制度资本和政策资本有相同或相似的具体化形式,不同的只是两者对社会关系、社会规则规范化程度的差别而已。

另外,政策资本还有专有性与共享性、价值性与可转换性、绝对性与相对性、不平衡性和平衡性、可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等特点 。

法律经济学中,学界经常使用法律市场这一概念,而在政策经济学中,一直没有人使用政策市场这一概念。现实社会中,法律资本和政策资本在本质、内容和作用方向等方面具有一致性。法律和政策还具有一定的重合性。所以,作者在书中提出了政策市场概念并论述的政策市场问题。萨缪 尔森将市场经济比作一部复杂而又精良的机器,它“通过价格与市场体系对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协调。它……能将数十亿的各不相同的个人的知识和活动汇集在一起。在没有集中的智慧或计算的情况下,它解决了一个连当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也无能为力的涉及亿万个未知变量或相关关系的生产和分配问题。 并没有去刻意地加以管理,但市场却一直相当成功地运行着。在市场经济中,没有一个单独的个人或组织专门负责生产、消费、分配和定价等问题。”[4]正因如此, 经济学家们一致认为,市场是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方式。

原始意义上,市场就是商品买卖的场所。在市场体系下,每种东西都是有价格的,而价格的实现是通过买方和卖方相互作用——交易——实现的。政策是一种特殊的资源,许多情况下是一种商品。由于政策具有稀缺性,稀缺性必然导致供求矛盾进而引发交易行为。有交易就会形成市场。因此,政策的稀缺性必然会导致政策市场的形成。

公共政策是一种由国家及国家部门提供而得到社会公众使用的公共产品,公共政策活动中也存在特定的公共政策供给和需求以及随之不断变化的价格(政策成本),也有进行权利、利益等资源配置的市场平台,这种市场平台,我们称之为公共政策市场。

在经济学上,市场是围绕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进行运行的。公共政策市场是经济学在政策学上的一种扩展。政策市场的核心是实现公共政策产品供给均衡;公共政策产品供求双方所进行的交换活动从深层次上看是政策资源要素的交换。公共政策供给和需求以及生产是公共政策市场的内容。市场的生命在于运行,市场的价值只有在其运行中才得以实现和体现。从某种意义上看,市场能够良好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结构。同样的道理,公共政策市场能否良好运行也取决于政策市场是何种结构。不同结构的市场对政策价格和产量的决定是不同的,而价格和产量发生变化必然会在市场的内容上得到体现。因此,政策市场的结构也决定着政策市场的内容。因此,研究公共政策市场的运行不能不厘清公共政策市场的结构。在经济学上,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的特征,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 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它们的特征如下表所示。

不同类型市场的特征

微信截图_20220810095036.png

我国各种不同层级的公共政策产品之间有着严格的上下政策位阶和效力归并关系,从而体现出公共政策的统一。参照经济学上不同市场的特征以及我国公共政策确立权限,作者认为,我国的公共政策市场不可能是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是近似的完全垄断市场。[5]同时,各类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市场主体也有自己的政策,面对这些政策的市场则是近似的垄断竞争市场,所以,总体上看,我国的政策市场应该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相结合的政策市场。

作者论述了企业政策及政策资本问题。企业政策是关于企业组成及 其运作的一整套规则,主要包括企业制度、规章、规定、办法、意见、标准、文件、通知等。企业政策约束和规范着企业及其成员的行为选择,使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正常的合作秩序,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根据政府及部门的企业政策,创制的企业处理与政府、市场、客户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政策,即企业外部政策,二是企业创制的直接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政策,即企业内部政策。企业政策资本是企业拥有的具有内在增殖性并且能够给所有者带来利润的政策资源。

企业是配置资源的微观经济组织。只有各个企业有效率,整个社会经 济才能充满活力。根据科斯的观点,在一个交易费用为正的社会组织里,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对于企业组织来说也是如此,企业政策资本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具有深刻的效率因素,一种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政策,其本身通过重新组合现有的生产要素,就能带来新的生产效率。在一种新的企业政策的框架中,同样的企业资源或资产将获得新的价值评估,因为它意味着新的生产能力。

拥有更多外部政策资本的企业通过与其关系人进行共同投入,共同运作,实现资产、信息和资源等要素的交换和结合,在长期重复的交易过程中逐步培育出默契和信任,通过企业外部政策进行固化,企业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获得特殊价值,而这种价值是通过与其他组织未建立过任何联系的竞争对手相比较体现出来的效益差异,这种额外收益是企业利用外部政策在交换关系中产生的一种超额利润。

企业内部政策资本具有独占性的特点,政策资本的持有者是产品价格的制定者。资本所有者会充分利用政策资本本身的垄断性来为自己谋利益。因此,产品的价格大多数情况下会高于其自身的价值量。价格高出价值量的部分,就构成了企业的垄断利润,当价格等于价值量时,政策资本持 有者只能获取产品生产者生产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说,政策资本为企业创造的超额利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价格高出价值的部分,一部分是来自政策制定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这些不菲垄断利润,驱使着政策资本所有者不断地投资于政策生产,以便能继续获取超额利润 。

依靠政策资本获得超额利润之后,资本所有者不会放弃任何依靠政策资本再次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 所以,这部分利润中的一部分,有可能被用来创制新的政策资本,然后再投入到 生产过程中去。这时,新一轮的政策资本价值周转过程就又开始了,它仍然是借助有形资本的躯壳,转移和实现着自己的价值。通过这种循环,政策资本为资本所有者带来超额利润,这些利润以货币的形式转化为有形资本,再次进行有形资本自身的循环,或者是与政策资本一起进行循环,不断地增殖,最终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著者在书中还探讨了减少和降低政策过程中的交易成本,积累政策资本以及政策资本运营等问题。(作者丁荣贵系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项目管理协会副主席)

参考文献:[1]徐明远.关于我国国有工业企业无形资产运营的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0,5

 [2]刘晓倩.我国公共政策资源整合研究[D].东北大学硕士论文,2011,6

[3]吴鸣.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M].湖南人们出版社,2004.

[4][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7版)[M]萧琛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5]参见聂加龙.法律市场论纲:作为经济分析法学的一种理论前沿[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6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