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十一中:懂你,但不定义你

摘要 地处淄博市中心城区的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文明校园、市级特色高中淄博十一中,正以独特的风采,成为无数青年学生梦想被点燃、被看见、被托举的起点。

教育就是唤醒,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教育就是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地处淄博市中心城区的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文明校园、市级特色高中淄博十一中,正以独特的风采,成为无数青年学生梦想被点燃、被看见、被托举的起点。走进这里,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一所高中,何以拥有如此蓬勃的生命力?何以让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都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爱你”不如“懂你”

一直以来,“优秀就是一种习惯”的校训已经深深地刻在每一代十一中人的心中,“教育就是唤醒、进步就是成功、兴趣就是天赋、自律就是圣贤”的理念不断激励着广大十一中学子。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站在学校的中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十一中大家庭里感受更多的温暖和关爱,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成长的方向,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这就是淄博十一中教育的内核所在。

运动会上,你不是跑道上的冠军,但是精彩的开幕式你却能闪亮登场;合唱节里,你的歌声或许不够专业,但是精心的舞美设计却能赢得阵阵喝彩;辩论赛中,你虽然不能舌战群雄,但是热切的目光却能点燃同伴的激情。在十一中,你的闪光点从来不会止步于成绩单上鲜亮的分数,而是存在于每一次勇敢的尝试、每一次独特的创造、每一次真诚的付出。

过程即勋章,成长即荣耀。本着“多几把尺子衡量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被看见”的教育理念,学校精心构建多维评价体系,如同细密的网,捕捉学生的每一缕微光。每周的升旗仪式点评,成了同学们最为激动的时刻。助人为乐的同学、拾金不昧的同学、刻苦学习的同学,都成了同学们竞相学习的榜样。“一句表扬,让我高兴了整整一周,这成了我进入高中最自豪的事情。”高58级5班的刘璩萌同学高兴地说到。

“十一中改变了我的观念。当孩子拿着‘最佳辩手’的证书向我炫耀时,他脸上洋溢起的喜悦,远比一次考试名次更加珍贵。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学校是真心实意地在‘看见’孩子。”一位曾经为孩子的成绩焦虑不已的家长感慨地说道。正是这份“被看见”的体验,让内向者敢于表达,让徘徊者找到方向。学校深知,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都蕴藏着独特的宝藏,教育的使命就是点燃火把,照亮坦途。当每个学生都真切地感受到“我在这里很重要”“我的努力被珍视”时,归属感和内驱力便油然而生。这不仅是教育的温度,更是面向未来、尊重个性发展的远见卓识。

“迎合你”不如“适合你”

十一中的校园生活有多“燃”?在这里,你不仅能听到迎着朝阳的朗朗书声,更能看到让青春尽情绽放的广阔舞台。多年来,学校精心构建了以“一个讲座、两个仪式、三项评比、四项活动、五大节日”为核心的德育活动体系,让每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聚光灯,奏响独一无二的成长旋律。

你想触摸这片土地的千年文明吗?那就来聆听“齐之风”文化讲座吧。汪国真、杨争光、宣兆琦、马国庆、周彬、李阳、沈闻达等文化学者纷纷走进校园,和同学们一起探寻历史的厚重感、时代的脉搏感与未来的方向感,为成长注入深沉的文化底蕴。

你想体验成长的滋味吗?每周的升旗仪式,每年的成人仪式,都将在你的成长中留下璀璨的烟火。如果说每周的升旗仪式记录下的是你每一刻的变化,那么成人仪式就是你破茧成蝶的终极蜕变。这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次深刻的生命教育,宣告着责任、独立与担当的开始。它铭刻着从少年走向成人的瞬间,赋予前行的勇气与力量。

你想知道谁的表现更出色吗?淄博十一中每月的“三项评比”将给你最好的答案。“文明班集体”“学风建设先进班集体”“校园之星与美德少年”如同三座明亮的灯塔,共同照亮追求卓越的航程。无论你是在学业上出类拔萃,还是热心公益、创新闪耀,只要努力,就能被“看见”并成为照亮同伴的榜样!

你知道哪项活动可以撩拨你悸动的心弦吗?是在抑扬顿挫的诵读声中,与先贤对话,与经典同行,还是突破课堂的边界,依托山东省思政学科基地优势,让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在动手劳动的实践中磨炼意志品格,培养生活技能和感恩之心,还是让离别充满温情与力量的“毕业季”系列活动。

你知道哪个月最让十一中的孩子牵挂吗?读书节、阳光体育节、合唱节、科技节、校园文化艺术节如同精心编排的四季乐章,为青春注入不竭的活力与色彩。月月有主题、时时有精彩、人人可参与的浓厚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沉浸式体验中发现潜能、发展兴趣、提升素养、丰盈心灵,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约束你”不如“成就你”

在淄博十一中,课堂早已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一场深刻的“学本课堂”革命正让学习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效率。知识不再是被灌输的冰冷符号,而是被学生主动探索、深度思考、灵活运用的“活水源头”。

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本的课堂,起点是学生的“真问题”和“真需求”。从课前的学习任务单,到课后的总结提升训练;从常态化的学情分析,到每次考试后的班教育组会,精准把握学生认知的起点、学习的难点成为十一中课堂的亮点。教学设计不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而成为给学生量身定制的“导航图”。

“学本课堂”的灵魂在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高质量的互动与对话。小组合作学习是常态,但绝非简单的“围坐讨论”。学生们围在一起,围绕思维导图激烈地争论着某个问题;小组代表自信地展示他们的实验方案,接受全班同学的“犀利”问询;老师在小组间巡视,敏锐地捕捉闪光点和共性问题,适时介入引导:这一幕幕时常在十一中的课堂上出现。

十一中的课堂,常常打破教室空间的限制,走出课堂,你将看到更为广阔的空间。走进党史馆,瞻仰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走进实验室,打开科学探索的窗,让科技更加贴近生活;走进生态园,拿起画笔描绘万紫千红,展现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走进运动场,热情地奔跑、尽情地呐喊,青春的活力在这里尽情释放。行走的思政课、多样的选修课、深度的阅读课,让十一中的课堂处处充满新奇与挑战。

十一中的学本课堂,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正在发生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深刻变革。学本课堂真正要把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成学习的主动探索者、问题的深度思考者和知识的积极构建者。学本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习得地,更是思维的激荡场、潜能的孵化器。它让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征服,让每个学生的问题被珍视、思考被倾听、成长被看见,最终赋能他们成为自信、自主、面向未来的终身学习者。

“走近你”不如“走进你”

自2011年起,淄博十一中提出“从低处做教育,办高品质学校”的办学理念以来,淄博十一中就以稳健的步伐,一年一个台阶地推动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而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就在于拥有一支德高业精、锐意创新、倾情奉献的卓越教师队伍。他们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脊梁。

敬业,是十一中老师身上最亮眼的标签。清晨教室门口温暖的问候,课间走廊里关切的交谈,深夜宿舍查寝的身影……十一中的班主任们,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诠释得淋漓尽致。他们能敏锐洞察学生的情绪波动,及时化解成长的烦恼,在学生迷茫时点亮心灯,在学生成功时分享喜悦。他们是离学生心灵最近的人,是学生口中亦师亦友的“老班”。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有从心里发出来,才会进入学生心灵深处去。”而实际上,不管是真爱还是真教育,这“真”都是有引导有陪伴、有期盼有包容、有责备有欣赏的,而真爱的最高境界是真懂。当老师走进学生心里,在师生的双向奔赴中,优秀,必然会成为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

“我们‘老班’总能在我自己都没察觉的低落时,递上一张鼓励的纸条,或是一次温暖的谈话。他像家人一样懂我。”刚刚毕业的高56级20班学生赵弋萱不无感动地说到。“只要为了学生,老师们都会去做。”刚刚送完高三毕业班的级部主任张庆贺说。楼道里,他们常常搂着考试失利的学生,让他们尽情发泄自己的情绪;操场上,他们常常和学生们一圈圈散步,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晚自习间,教室门口守护的身影,成为他们最美的定格。“我们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学生,更是他们家庭的希望。”党委书记宋汝智说。

十一中的教师团队不仅敬业而且专业,有着永不满足的教育求索精神。他们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将前沿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他们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他们跨学科协作,开发融合课程,拓展学生视野。省特级教师、淄博市名师、淄博市名班主任、淄博市教书育人楷模……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成为老师们精湛教学技艺、深厚专业素养和持续探索精神最完美的注脚。

讲台上,他们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将复杂知识化为涓涓细流;教研中,他们思维碰撞,精益求精,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正是这份对教学艺术的极致追求,为学生铺设了一条通往知识殿堂的坚实阶梯。正是这份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魄力,确保了十一中的教育始终充满时代气息与蓬勃活力。

当夕阳为淄博十一中的校园镀上金边,教室的灯火渐次亮起,实验室的仪器低鸣,艺体馆的旋律流淌,运动场的身影跃动……这里的一天,远未结束。这是一所拒绝定义青春边界的学校,在这里,分数是成长的刻度之一,却绝非丈量价值的唯一标尺;课堂是汲取智慧的殿堂,更是思维碰撞、梦想孵化的热土。

淄博十一中正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多元的活动舞台、锐意创新的学本课堂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每一位学子搭建起无限可能的发展空间。它用行动宣告:教育,是为了点燃而非筛选;成长,是为了让每个独特的生命都找到属于自己的璀璨轨道。当每一束微光都被珍视,汇聚的便是青春最耀眼夺目的星河。当每一个学生都被看见,见证的便是梦想扬帆起航的港湾。在十一中,你终将发现并定义,那束独属于自己、不可替代的光芒。

编辑:王蓓蓓

上一篇:淄博市2025年中考成绩,明日开放查询!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