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是第56届世界标准日。当前,标准化正以蓬勃之势深度融入淄博的产业血脉。
今年9月,国际标准化组织精细陶瓷技术委员会(ISO/TC206)第32次全体会议在淄博举行。会上,由淄博市企业主导提出的3项国际标准立项申请,全部通过本轮会议审评。这一成果,标志着淄博在精细陶瓷细分领域的技术实力,向转化为国际“通用语言”的目标又坚实迈进了一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标准代表着行业规则话语权和市场竞争制高点。
今年以来,淄博市标准化工作捷报频传:截至9月底,全市企事业单位共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项、主导制修订国家标准16项,主导制修订国家标准的数量创历年之最。这些成果不仅是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淄博企业勇于争先、敢为人先的创新实践。
在工业陶瓷领域,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主导和参与制定的多项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解决了全球精细陶瓷涂层导热性能检测难题,为中国陶瓷产业赢得了更大的国际话语权;中材高新氮化物陶瓷有限公司主导制定的《氮化硅陶瓷基片》国家标准,填补国内空白,推动关键材料国产化替代迈出坚实一步。
在医疗器械领域,新华医疗主导修订的三项国家标准,构建起“设备—指示物—测试工具”全链条技术规范,为医疗感染控制筑牢安全防线;蓝帆医疗主导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医用手套安全技术要求》,统一市场准入门槛,推动行业走向高质量、强监管的新阶段。
在新兴产业领域,东岳未来氢能主导制定的两项质子交换膜国家标准,为解决氢能产业“卡脖子”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助力我国氢能产业链自主可控。泰宝信息科技主导修订的两项全息防伪产品技术国家标准,进一步提升了防伪技术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民生安全、筑牢国家安全防线提供了有力保障。
标准化的推进,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企业的主动作为。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学研支撑、赋能发展”为路径,构建起“政企合力、共谋发展”的标准化工作新格局。市市场监管部门统筹,各行业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推动标准化理念深入人心、标准化资源高效整合。
从政策扶持到技术帮扶,从项目培育到平台搭建,淄博市正逐步形成“市场驱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标准化生态体系。
企业是标准化创新的主体。越来越多的淄博企业意识到“一流企业做标准”的战略意义,积极投身标准研制与推广。例如,太极工业搪瓷、大力矿山机械等传统制造企业通过标准升级,推动产品走向国际;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也积极参与标准研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标准化注入智力源泉。
标准不仅是技术规则的集合,更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彰显。今年以来,淄博承办国际标准化组织精细陶瓷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接待东盟国家标准化合作官员研修班现场观摩,一步步将“淄博标准”的影响力加深和扩大,更擦亮了“淄博制造”“淄博智造”的品牌名片。
据悉,淄博市将持续深化政企协同、推动跨界融合,支持企业深度参与高水平标准化活动,加快实现“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高端化”,全力打造标准化创新发展新高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