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我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潘菽

摘要 人物档案潘菽(1897-1988),早年称潘淑,原名有年,江苏宜兴人,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九三学社重要创始人之一, 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次年赴美留学。1927年回国任教,历任中...

人物档案

潘菽(1897-1988,早年称潘淑,原名有年,江苏宜兴人,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九三学社重要创始人之一, 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次年赴美留学。1927年回国任教,历任中央大学心理系副教授、教授兼系主任、南京大学教务长、校务委员会主席、校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人百科全书》总编委兼《心理学卷》主编。

1.jpg

1897年,潘菽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书香之家。潘菽有兄弟5人,姊妹4人。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潘菽的大哥是潘梓年,创办了《新华日报》,并被毛泽东钦点为第一任社长,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杰出的新闻斗士。堂弟潘汉年,左翼文化运动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和情报战线的卓越领导人。

2.png

图为民国时期的宜兴县

6岁时潘菽便开始在父亲开办的蒙馆里读四书五经。1917年潘菽中学毕业后,跳过两年预科,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潘菽接触了中国知识界对华夏传统文化的反思,深受“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感召。1919年五四运动中,潘菽参加了抗议北洋政府外交失败的游行示威,是被军警逮捕的三十二名学生之一。后经蔡元培、朱家骅等营救获释。

3.png

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

大学毕业后,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潘菽考取了官费留美,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教育学。不久,转学到印第安纳大学学习心理学,获硕士学位。1923年,潘菽又转入芝加哥大学,于1926年完成了《背景对学习和回忆的影响》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927年,潘菽学成归国后,一直从事心理学研究。

4.png

1927年中国现代心理学正处于创建阶段,一些大学纷纷成立心理系。他被最早成立了心理系的第四中山大学(前身是东南大学,后来改称中央大学)聘为心理学副教授,半年后升为教授,兼心理系主任。

30年代,国内一些大学纷纷取消心理系,一些很有才干的年轻心理学者被迫纷纷改行。面对中国心理学可能夭折的厄运,潘菽在报刊上以《为心理学辩护》等为题,接连发表文章,竭力争取社会对心理学的了解、重视和支持,并鼓励心理学的同仁知所奋勉,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仍要认清心理学的价值所在,并要敢于知难而进,有所作为,共同来开垦中国科学领域中的这一“半荒区”。

1949年8月国立中央大学改名国立南京大学,潘菽任国立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兼系主任。1949年11月出任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1951年7月“校务委员会主席”改为“校长”,潘菽任南京大学首任校长,至1957年6月。1955年6月,潘菽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同年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1957年,南京大学心理学系迁往北京,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室合作建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潘菽任所长。

5.png

潘菽人生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发起创立九三学社。当时在重庆,他与五四运动的带头人许德珩来往甚密,二人畅谈国事、议论时政,后来随着各自朋友的加入渐渐形成了一种气候。于是二人决定以五四运动的精神为宗旨,将这种定期的座谈会取名为“民主科学座谈会”。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3日正式签字。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胜利,更加广泛地团结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到争取民主和科学的斗争中来,在一次会议上,潘菽首先提议将“民主科学座谈会”改为“九三学社”得到了大家响应,潘菽成为了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之一。

6.png

潘菽中国理论心理学的主要倡导者和奠基人,是与中国现代心理学一起成长起来的心理学家。一生著作颇丰,《心理学概论》《社会的心理基础》《教育心理学》《人类的智能》《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分卷》等等几十部著作均出自其手,发表的心理学、教育、哲学、美学等方面的文章也达200余篇。改革开放后,潘菽先生写道:“感觉到六十多年的时间中只可算是摸索到了所要探寻的心理学的门路,也可以说是入了门而接近登堂了,而所要入的室则还遥遥在望。但岁月催人,有志未竟,而人已深入老境。虽说还有余勇可鼓,但来日毕竟无多,瞻望心理学的远大前程,不得不寄殷切厚望于来者!”

编辑:何海丽00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