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齐鲁壹点总编辑对话沂源县委书记:“新沂源现象”从何而来

摘要 日前,“高质量发展强县行”大型融媒报道走进山东淄博沂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总编辑廖鲁川对话沂源县委书记边江风,探寻沂源发展密码,探讨县域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深入解读“新沂源现象”。

数年前,因拥有六家上市企业,革命老区沂源县曾创造了资本市场的“沂源现象”。

岁月流转,沂源追求发展的信念没变,老区人民奋斗的精神没变,尤其是近年来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创新兴县战略,县域发展全面起势,四年内三次获评山东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如今,“新沂源现象”正受到外界广泛关注。

“新沂源现象”就是沂源县委、县政府精准把握、深化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紧密结合沂源实际,认知迭代,改革创新,高效统筹,实现更高能级的党建、更高标准的生态、更高水平的安全、更高品质的民生、更高质量的发展。

日前,“高质量发展强县行”大型融媒报道走进山东淄博沂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总编辑廖鲁川对话沂源县委书记边江风,探寻沂源发展密码,探讨县域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深入解读“新沂源现象”。

1.jpg

齐鲁晚报总编辑廖鲁川(左一)对话沂源县委书记边江风(中),山东社会科学院省情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晓梅(右)建言献策

谈发展:激发内生动力,干是老区唯一的出路

廖鲁川:沂源作为沂蒙革命老区,资源、区位、发展基础上并不占优势,在“突破提升、走在前列”的进程中,为何能够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

边江风:老区不老,风华正茂。在老区工作,干是唯一的出路,越难我们越要去突破,等和靠不是老区的精神,也不是老区的风骨。在沂源工作,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激发内生动力是发展的决定因素,沂源通过改革创新的手段、自我革命的精神、苦干实干的决心,实现了新的发展。

2.jpg

沂源景色一隅

在激发内生动力的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高效的工作法。一是持续不断地认知迭代,每个季度召开认知迭代成果交流会,让广大干部从思想上破冰,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以实干精神推进工作落实。二是坚持不懈地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无论是从系统集成改革,还是从重点领域的攻坚突破,改革成为沂源发展的鲜明特色,通过改革实现了新的增量,解决了突出的问题,也突破了一些重点的瓶颈。三是遵循实干实绩的用人导向,干部是关键因素,我们把导向鲜明地树立起来,让实干的干部有舞台、有平台、有作为。四是守牢一排底线,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只有守住了底线,才有发展空间,才有高质量发展的可能。今天的沂源,人心思进、人心思上,实干担当、拼抢争先已经成为全县上下的高度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廖鲁川:沂源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逐渐成为老区发展的一个样本,今年上半年数据也很亮眼,那么沂源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是什么?

边江风:经过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我们提出了“三县战略”,即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创新兴县。生态对沂源来讲至关重要,沂源是山东屋脊,也是齐鲁水塔,生态是发展之本。在全县上下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沂源过去吃生态饭,现在吃生态饭,未来也要吃生态饭。对沂源来讲,含绿色量就是含金量。产业强县方面,产业是根基,如果产业不强,沂源的高质量发展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全力以赴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目前6条产业链正在加快聚集。在创新兴县方面,我们以国家创新型县的标准体系来倒逼改革,自我加压。目前,沂源“党建共同体引领乡村抱团振兴”等15个创新和改革案例入选省级、国家级名单。

我们的目标非常坚定,主攻方向、实施路径都已经明确,接下来就是怎么干,怎么干好,怎么干实,我们又确立了4个具体目标,即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开发区、国家创新型县。目前,已成功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功入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公示名单。

3.jpg

沂源的绿水青山,如今是金山银山

谈产业:做强优势产业,打造“新沂源现象”

廖鲁川:“新沂源现象”的基础支撑是产业,那目前关于沂源产业结构和布局,呈现出哪些特点?

边江风: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沂源的最大优势和最大底气。沂源产业发展可以概括为“产业结构优、主导产业强、未来产业兴”,目前有两个过百亿的产业链:新医药和新材料。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89.1%,“四强”产业增加值占比79.6%,均居全市首位、全省前列。

向高而攀,向新而行。在产业强县中,确定了四个主攻方向。首先聚力打造“新医药之都”,形成了“化学原料—医药中间体—原料药—高端制剂—医药包装”的沂源新医药全产业链条,实现了集约集聚集群发展。其次聚力打造“纤维新材料之城”,沂源有卓意玻纤、鲁阳节能、山东瑞丰等重点企业,这些企业都占据了行业制高点,也奠定了沂源在新材料板块的优势。第三就是聚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我们规划实施抽水蓄能项目和市场化农光互补发电项目以及配套智能装备产业,这些都是新赛道,也是沂源未来的发展潜力所在。第四就是聚力打造新农业发展优势区,沂源有非常好的农副产品,突出深加工和品牌化运作,做优做精现代农业,不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今年以来,沂源新医药和新材料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屡创新高,发展势头迅猛,支撑强劲有力。

廖鲁川:产业发展离不开招商引资,那么沂源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特别是在双招双引、引进项目、留住项目方面有什么“高招”?

边江风:营商环境是我们的眼睛,必须要用心、用情、用力去维护。我们大力推进一次办好改革,落实“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完善常态化帮包服务机制,成立“沂心办·项目管家”服务团队,提供从洽谈到投产全流程帮办代办跟踪服务。在经济开发区设立企业服务中心,经济开发区企业所有事项在企业服务中心一站式解决,努力让企业感受到沂源优越的法治环境和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招商引资方面,沂源建强经济开发区、东里低碳绿动力装备制造产业园、南部物流园区、西部宜居新城等平台载体,实施“六个一体化”沿链招引机制,推行“链长制”,围绕新医药、纤维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专业招商,上半年签约项目35个、总投资284亿元,国药、中建材、华润电力、华电新能源、京东等国企、央企和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沂源。

4.jpg

沂源景色一隅

谈农村:出发“为民”,以品质实现乡村振兴

廖鲁川:老区发展离不开乡村振兴,2022年沂源县获评了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县,请谈一下沂源县乡村振兴的路径。

边江风:山高水长、和美康养,是沂源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沂源县域面积广、农村人口多,乡村振兴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我们创新实践坚持“为民”出发点、强化“四梁八柱”支撑点、聚焦“六化方向”主攻点、抓住“六个突出”关键点、提效“五双行动”突破点、找准“五大振兴”落脚点的乡村振兴“六点矩阵”工作法,闯出了符合上级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契合自身实际的乡村振兴沂源路径。

深入实施党建共同体和民生综合体“双体共建”,运用区域化党建理念,建设77个党建共同体,全域覆盖446个行政村、21个城市社区,以及106个非公企业、22个社会组织,统筹整合资源,助力抱团发展;发挥党建共同体的组织引领作用,将村级组织办公场所、老年驿站、法律调解等融入民生综合体,引导群众在享受更优服务的同时,不断增强认同感和自豪感,更好实现既塑形又铸魂。

深入实施沿河、沿主干道路建设示范片区“双沿行动”,以沂河源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为引领,推进23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以166个片区村辐射带动全域升级。特别是沿着沂河看发展、看变化、看乡村振兴,15公里沂河沿线全面贯通,“龙湾水乡”示范片区成为乡村振兴新的靓丽风景带,沂源获评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深入实施村集体和村民“双倍增收”,建设发展“一村一业”产业项目912个,建立“园区+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共富链”,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全县446个行政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

当前,沂源的乡村振兴已由点到线、由线到片全域展开,正向着全面振兴靶向发力,力争早日创成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廖鲁川:果业是沂源的农业主导产业,也是老百姓赖以为生的富民产业。在果品发展上,沂源有哪些举措?

边江风:以“沂源红”苹果为代表的“一果三桃”林果业,种植面积达75万亩,是沂源农民的“钱袋子”。近年来,针对“人老、树老、管理模式老”的问题,沂源以果业振兴为抓手,着力推进农民组织方式转型、老果园改造提升等建设,加速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

6.jpg

“沂源红”苹果成为沂源县农业金字招牌

坚持园区化发展,扎实推进果业振兴计划,累计完成32万亩老果园改造提升和更新重建,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链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33处,优质果率提升40%以上,让“沂源红”果品更香、更甜、更脆。坚持标准化提升,依托全域富锶优势,深化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共建富锶产业研究院、“中国锶都”,制定富锶苹果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抢占标准建设话语权。坚持集成化统筹,积极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推动“选种育苗、规模种植、产品加工、仓储运输、新型销售”的全产业“链式”发展,推进一二三产高效衔接,延展做厚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产、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品牌化打造,充分利用沂源得天独厚的好山好水好生态,聚力打造“沂源红”特色农产品品牌,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更好实现品牌兴农、品牌富农。

目前,“沂源红”苹果地域品牌价值达到149.3亿元,今年再获绿博会金奖。齐鲁农产品交易中心顺利挂牌上市,是全省唯一一个具有金融属性以苹果为主的交易平台,今年交易额已过千亿元。

谈民生:为了一餐热饭,民生综合体问需于民

廖鲁川:从2022年起,沂源建起了民生综合体,开办长者食堂,为农村老人解决中午饭,提供便捷周到的生活服务。请您介绍一下民生综合体的建设和运营情况。

边江风:沂源老区的老百姓不容易,在老区工作就要有这样的使命和担当,让民生更有温度、更有品质,让沂源的父老乡亲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目标。

针对全县老龄化程度高、养老供给不足的问题,我们建设运营353处“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和助餐服务点,提供助餐、助浴、助医、助购等多元化综合服务。

规划建设方面,根据村庄区位、人口密度等合理选址,充分盘活村集体闲置房屋、闲置校舍等“沉睡资产”,采用国投集团统一建设和村级自建相结合的方式。运营模式方面,依托县国投集团建成了中央厨房,构建“民生综合体+中央厨房+种植基地”全链条运营模式,出台运营奖补政策,根据老年人年度就餐人数,对民生综合体进行奖励补贴。用餐费用方面,60—79周岁老年人每人次补贴2元,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每人次补贴3元,真正让农村老人吃饭不将就,提升生活品质。

7.jpg

沂源许村民生综合体里,老人正在用餐

廖鲁川:民生综合体的建设,让我们看到了沂源民生建设的力度和深度。除此之外,沂源在民生改善方面还做了哪些工作?

边江风:虽然我们财力有限,但每年民生支出比例都在80%左右,把教育做得更好,把医疗保障做得更好,把养老做得更好,把就业做得更好,这是民生的应有之义。

我们统筹谋划推进了一批民生项目,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生态领域,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入践行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理念,做活“生态保护、治理提升、绿色发展”三篇文章,打造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宜养的山水城乡。教育领域,扎实开展教育三年提升行动,加快建设总投资2.25亿元的荆山学校和总投资2.38亿元的人民路小学,扩增城区学位,确保教育服务公益普惠、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今年全县高考重点本科线上线率提高11个百分点。卫生领域,推进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总投资10.3亿元的沂源县人民医院新院投用,是建县以来单体建筑规模和投资额最大的民生项目;提升卫生院服务能力,全部达到一级甲等标准;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构建15分钟健康服务圈,农村心脑血管疾病和颈肩腰腿痛“一急一慢”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把中医服务下沉到村,为1000名颈肩腰腿痛患者实施了免费治疗,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更让人欣慰的是,今年沂源的大企业没有裁员的,没有降薪的,保障了就业,保住了民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们的企业、企业家做到这一点非常之不易。

长风破浪、未来可期。借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东风,我们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沂源实践,提效争先,乘势而上,实干担当,让新时代的“新沂源现象”成色更足,在现代化强省强市建设中彰显沂源强劲力量。

来源:齐鲁壹点

编辑:周天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