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陷阱 小心“胃”险!粽子狂欢后,如何避开消化道出血雷区

摘要 端午佳节刚过,长辈收到不少粽子,因难以短时间消化完,餐桌上粽子便成了常客。但这软糯香甜的粽子如果食用不当易引发健康危机,尤其是消化道出血风险显著升高。

端午佳节刚过,长辈收到不少粽子,因难以短时间消化完,餐桌上粽子便成了常客。但这软糯香甜的粽子如果食用不当易引发健康危机,尤其是消化道出血风险显著升高。这份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措施请务必收好!

粽子多由糯米制成,黏性高、不易消化,会加重胃肠负担,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凉粽或反复加热的粽子淀粉回生,更难分解,增加脾胃负担。本身患有胃溃疡、胃炎的人群,过量食用更易导致胃黏膜损伤,引发出血。此外,枣泥、豆沙等馅料糖分高,会加速胃酸分泌;蛋黄、五花肉等馅料油腻,会延缓胃排空,进一步增加风险。

如何识别消化道出血的“红色警报”?出现呕血:呕吐鲜红色血液或咖啡渣样的物质。黑便,排出黑色、柏油样、黏稠发亮且有特殊腥臭味的大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便血:排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便,常提示下消化道出血。伴随症状有头晕、乏力、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口唇指甲颜色变淡,突然发生的剧烈腹痛。如有不明原因的乏力、头晕、面色苍白,尤其是有消化病史者,应高度警惕。

为避免“胃”险,建议控制食用量,选择易消化的口味,细嚼慢咽。老人、小孩、有胃肠病史者更需谨慎。平时少吃油炸、辛辣、生冷等刺激性比较大的食物以及难以消化的多渣食物,饮品则要避免饮用浓咖啡、浓茶以及白酒等。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滥用药物,慎用伤胃药物。有胃溃疡、肝硬化、胃炎等疾病的患者,更要坚持规范治疗,按时服药,密切观察身体状况。

预防胜于治疗,警惕“红色警报”,及时就医是关键!目前,淄博一四八医院获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建设单位,介入血管科在消化道出血的救治方面,具备深厚的专业经验和卓越的技术能力。若出现腹痛、呕血、黑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守护健康,让美味粽子与安全同行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