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根深,变致媒好——写在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成立十周年之际

摘要 从一张网到“网、端、报、社、号”齐备的全媒体矩阵,从深耕山东到影响全国、枝蔓海外,一个覆盖2.7亿用户的新型主流互联网媒体平台和现代文化传媒集团初步建起,新的传播格局徐徐打开。

2015年7月17日,济南。红绸掀开,“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金色牌匾在闪光灯中亮相。

十年,风云激荡,东方大国傲立世界。

十年,传媒行业变革的浪潮奔涌向前,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人工智能应接不暇。

十年竞渡,栉风沐雨,网媒集团踩着时代的脚步,从一张网到“网(大众网)、端(海报新闻客户端)、报(山东手机报)、社(大众电子音像出版社)、号(微信、微博、抖音等商业平台账号)”齐备的全媒体矩阵,从深耕山东到影响全国、枝蔓海外,一个覆盖2.7亿用户的新型主流互联网媒体平台和现代文化传媒集团初步建起,新的传播格局徐徐打开。

  变的是技术形态与传播方式,不变的是“大众情、山东事、天下志”的家国情怀,是“责任、创新、合作”的文化内核,更是战火烽烟中大众日报创刊时“党的立场,群众的报纸”的红色基因,像一股清泉汩汩流淌在记者的笔和镜头、编辑的标题、“技术猿”的代码里,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一)

  情之所起,一往而深。十年征程,处处印刻着网媒集团作为党媒党网的初心如磐、使命如炬、担当如铁。

  当众声喧哗质疑作文《我的县长父亲》“拼爹获奖”时,记者迅速展开采访,核实信源,用权威发布平息风波,一锤定音。

  当疫情肆虐时,“选择山东”云平台上线,打开山东对外交往的另一扇门,助力双招双引,受到商务部表彰。

  着力打造“在益起”公益平台,实现主流媒体在医疗健康、环境保护和区域支援协作等方面的资源聚合、盘活和赋能。

  连续11年开展“光明行”、“护心生”、“手足情”、“爱有声”活动,累计救治数千名患者;爱心图书室项目,连续14年在全国各地援建近千家;蓝天责任项目,连续15年开展“全省百万网友植树大行动”,累计种树720余万棵;碧水责任项目,连续6年发起“放鱼养水”行动,累计开展21场次活动……向更好、更暖和更远的方向迈进,“在益起”步履不停。

  2017年,值山东军垦女兵进疆65周年之际,网媒集团组织鲁疆主流媒体联合开展大型采访。2021年,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联合山东省援兵团干部管理组,开展山东军垦女兵历史抢救性挖掘,进行影像史和纪录片拍摄制作,数据库建设等。

  全国首个3D抗日战争纪念馆、网上山东抗战纪念馆上线以来累计吸引访问量超5亿人次,成为广受认可的线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网上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新馆正式上线。

  儒商大会、青企峰会……不少山东大型活动背后,也有网媒集团人员奔波的身影。

  党媒姓党。时代巨变,立场不移;媒介更迭,使命不渝。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媒职责使命,须臾不忘。

  (二)

  内容提升是媒体变革的价值锚点,是筑牢媒体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根基所在。

  回望十年,网媒集团以不变应万变,始终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持续强化主流内容供给,淬炼内容品质,创新表达方式;致力于以更具时代感、亲和力、共情力的表达,创新叙事方式,提升叙事能力,增强主流价值引领。

  在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旧动能转换、黄河滩区迁建、脱贫攻坚等重大主题报道中,不断创新融媒报道形式,推出一系列创意独特的爆款产品,传播有温度的正能量。

  融文字、音视频、绘画、音乐为一体的重大主题报道《行走黄河滩·我的迁建故事》一经发布,广为转载。《请转武汉——日照老人放下捐款转身就走》抖音单条播放量1.6亿,成为疫情期间国民情感符号。现在网媒集团每年产生千万级阅读爆款千余条。

  “新春走基层”活动连续开展16年,数千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记录下齐鲁大地的细微变迁和百姓生活的真情实感。

  双语栏目《In Shandong》让山东声音、中国故事在海外听得懂、传得开……

  17次获中国新闻奖,5获一等奖,稳居省级新闻网站前列。一等奖栏目《独立调查》,始终保持介入舆论的强力,在重大公共事件中深度采访、守护民生、还原真相。

  “3·15跟着王海去打假”“网约车平台抽成问题调查”“全国首个自拆自建小区样本调查”……每一个牵动人心的公共议题,都有网媒人冷静客观地打捞真相、传递真实,深度报道的强音。

  与大众共情,食人间烟火;坚持为公正呐喊,发理性之声。对速度、深度、温度的十年发力,海报新闻客户端下载用户已超过1.4亿,入选第三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各商业平台账号用户总数近1亿。

  互联网时代,要靠效果和流量说话。以高质量赢得大流量,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做强内容影响力是不变之根本。

  (三)

  以不变应万变,守正如根。以变应变,创新为要。

  扎根齐鲁,服务山东,在此基础上,网媒集团依托海报新闻品牌又大步走向全国,实现内容影响力进一步跃升。

  国新办及各大部委新闻发布会上,频见海报记者提问的身影;大江南北,更是遍布海报记者的足迹。利奇马台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直播;鄱阳湖洪灾,连续14天驻守堤坝传回一线实况;疫情突发,网媒记者在山东省内第一批义无反顾奔赴湖北……

  面对一波波汹涌的互联网大潮技术迭代升级,数字化转型成为这十年最深刻的变革注脚。深植互联网基因的技术团队从运维转向研发,技术铁军支撑起集团数字化转型。

  成立研发中心,建成省级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夯实技术底座、数据底座、安全底座,为向移动化、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平台基础。

  “大众·比邻”元宇宙空间上线,海岱传媒大模型面世,接入DeepSeek,集团持续探索AIGC前沿。“每月上线一款新产品”的研发强度,延续着十年如一日的技术创新激情。

  依托内容提升和技术创新,“互联网+”跨界融合运营模式也不断创新。

  “传媒+政务”打造智慧服务体系,舆情监测云平台入选山东省优秀大数据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为党政机关和大型企业提供舆情监测和引导以及电子政务服务,在全省重大舆情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

  “传媒+文化”培育出现象级IP,以音乐为媒介,“新青年音乐节”打通文旅、消费等产业链条,从校园舞台蜕变为现象级文旅品牌,已成功举办24场,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新音乐排行榜最佳音乐节奖,成为撬动C端大市场的重要支点。

  在深耕省内基础上,依托全国影响力提升,整合北京上海等网媒集团省外力量,探索全国产业布局的破题增效路径,已初见成效。

  集团年度、任期 “双效”考核、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成绩稳居省属大型文化企业前列。

  进者赢、变者生,创新才有未来。时代不停,步履不停,创新亦无止境。

  当下,媒体融合步入第二个十年,系统性变革迫在眉睫。所谓系统性变革就不是零敲碎打小修小补。也许具体路径尚需要探索,也许方式方法还不完备,因为这就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但坚守当坚守,改变需改变,才能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前行在正确的道路上。

  盛夏的七月,热烈开放,正如我们的理想,灼热滚烫。让心中的火热继续燃烧,热情拥抱变革的巨浪,创造网媒集团更美好的未来!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