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奔跑吧·少年”第四届全国国际象棋校际联赛总决赛圆满收官

摘要 11月23日上午,随着2025年第四届“奔跑吧·少年”全国国际象棋校际联赛总决赛第七轮比赛的结束——这场专为青少年打造的国际象棋盛事圆满收官。经过两个比赛日共计七轮紧张激烈的角逐,各组的优胜者脱颖而出。

少年强则国强。早在2020年8月,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整合包括学校比赛、U系列赛事在内的各级赛事。结合这一政策指向来看,强化青少年体育训练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对于一个体育项目形成系统化、常态化的竞赛机制至关重要。而旨在向广大青少年普及推广国际象棋运动的2025年第四届“奔跑吧·少年”全国国际象棋校际联赛,就是这样一个深化体教融合,构建以棋育人的实践平台。

图丨2025年第四届“奔跑吧·少年”全国国际象棋校际联赛总决赛现场

11月23日上午,随着2025年第四届“奔跑吧·少年”全国国际象棋校际联赛总决赛第七轮比赛的结束——这场专为青少年打造的国际象棋盛事圆满收官。经过两个比赛日共计七轮紧张激烈的角逐,各组的优胜者脱颖而出。

图丨2025年第四届“奔跑吧·少年”全国国际象棋校际联赛总决赛冠亚季军奖杯及奖牌

全国总决赛精彩盛况及四个组别1-8名

2025年“奔跑吧·少年”第四届全国国际象棋校际联赛经过广西、河北、上海、甘肃、山东、湖南、江苏、青岛、辽宁、黑龙江、江西11个赛区的选拔,共有58所学校74支队伍的222位棋手最终晋级了在淄博举行的全国总决赛。今年的全国总决赛共设置初中组、小学A组(小学五、六年级在校学生)、小学B组(小学三、四年级在校学生)、小学C组(小学一、二年级在校学生)四个组别,各组比赛均为七轮瑞士制快棋团体赛,时限为每方25分钟,每步棋加10秒。比赛设三个台次,其中包括两个男子台次和一个女子台次。

七轮战罢,初中组、小学A组、小学B组、小学C组四个组别的冠军得主是:上海市江宁学校、兴化市实验小学、上海市普陀区武宁路小学、金陵河西学校小学部。

表丨全国总决赛初中组前八名成绩表

表丨全国总决赛小学A组(小学五、六年级在校学生)前八名成绩表

表丨全国总决赛小学B组(小学三、四年级在校学生)前八名成绩表

表丨全国总决赛小学C组(小学一、二年级在校学生)前八名成绩表

全国总决赛颁奖仪式

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回望决赛场上,参赛少年们以少年意气为锋芒,在方寸棋盘间激烈挥洒智慧的沉思与对弈的激情。虽为“少年郎”,整个总决赛期间却尽显扭转乾坤的惊险局面与巅峰对决的无限精彩——每一盘棋局如同“微型战场”,运动员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沉着应对,屡屡上演绝地反击,在方寸棋盘间镌刻下青春奋斗的印记。

比赛结束后,主承办单位的有关领导和嘉宾为四个组别的冠亚季军获奖队伍颁奖。

图丨全国总决赛初中组前三名领奖

图丨全国总决赛小学A组(小学五、六年级在校学生)前三名领奖

图丨全国总决赛小学B组(小学三、四年级在校学生)前三名领奖

图丨全国总决赛小学C组(小学一、二年级在校学生)前三名领奖

体教融合,国际象棋扎根校园土壤

回顾“奔跑吧·少年”第四届全国国际象棋校际联赛总决赛,除了棋手们对弈的精彩瞬间和激烈角逐的难忘画面之外,决赛期间赛事主办方精心组织的多项配套活动也令人印象深刻。这些活动充分结合淄博乃至整个齐鲁大地的文化特色,将国际象棋与传统文化教育、城市形象推广有机融合,既展示了棋类运动的独特魅力,也起到了因地制宜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国际象棋推广的作用。

赛事的成功举办,让体教融合通过国际象棋这一智慧载体和通用语言,真正扎根于校园教育的土壤,架起了一座座连接全国的交流桥梁,绽放出跨界融合的璀璨光芒——总决赛期间,来自不同省份的参赛队伍不仅展示了精湛棋艺、赛出了风格和水平,还在文化交流环节分享了各地的教育经验与校园棋类推广模式。这样的跨区域互动,不仅推动了国际象棋运动的普及与提高,还书写出体教融合扎根全国各地的生动实践,为今后类似级别的赛事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图丨2025年“奔跑吧·少年”第四届全国国际象棋校际联赛总决赛获奖运动员大合影

图丨2025年“奔跑吧·少年”第四届全国国际象棋校际联赛总决赛裁判团队

2025年“奔跑吧·少年”第四届全国国际象棋校际联赛总决赛由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主办,山东省棋牌运动管理中心、淄博市体育局、张店区人民政府、淄博市体育总会支持,山东省棋类运动协会承办,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协办,张店区体育事业服务中心、淄博市国际象棋协会、山东鹤悦骐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执行。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