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的仪式感,桓台人叫“赴苇秋”!

摘要 深秋初冬,马踏湖湿地公园披上了一层温柔的浅色。那不是霜,也不是雪,而是一万五千亩芦苇荡顶端的芦花

深秋初冬,马踏湖湿地公园披上了一层温柔的浅色。那不是霜,也不是雪,而是一万五千亩芦苇荡顶端的芦花,在风中轻轻摇动,如云似絮,纷纷扬扬,为整个湖区蒙上了一层诗意的滤镜。

这里的人把季节过得细致而有诗意。麦收叫“麦秋”,秋收叫“大秋”,而从立冬延续到春节的芦苇收割,则被称作“苇秋”——一个属于湖与芦苇的安静节日。

△马踏湖组图 宋开才 摄

马踏湖的芦苇生得挺拔茂密,质感坚实,是芦苇编织的绝佳材料。依托这自然的馈赠,苇编已成为湖区的特色产业,也为当地人铺就了一条增收之路。

bbc23111b8e9c21b74c244bc1f3b1fe5.jpg

“苇堵渠尽疑无路,竹篙一点又一天。”穿行在纵横交错的河道间,两岸芦苇摇曳成一片浅金色的波浪,只听人语响,不见舟船影。乘一叶轻舟,耳边是沙沙的芦花声,眼前是掠过水面的飞鸟,仿佛置身于一个被时光轻轻包裹的童话里。

aaaebb761ff26de2dabd920a74402bb0.jpg

而今

“苇秋”已至

万亩芦苇陆续进入收割期

碧水 残荷与忙碌收割的人影

共同勾勒出马踏湖初冬

最质朴而壮美的画面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