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四产业作为高端化工领域的核心,是串联炼化、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上下游环节的关键纽带。在全省化工产业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目标的关键时期,如何打通资源链接堵点、破解协同发展瓶颈,成为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11月25日,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省高端化工产业发展促进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承办的山东省高端化工碳四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交流活动举行。活动聚焦碳四产业链堵点难点,以激活产业协同新动能为目标,为上下游企业搭建起精准对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高效平台。
作为本次活动承办地,淄博在高端化工领域具有着显著优势。“淄博高端精细化工集群”连续两年入选“全国百强产业集群”,高端精细化工、氟硅材料、高分子新材料、丙烯、聚氨酯等5个集群入选省“雁阵形”集群,桓台县氟硅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省第四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高端化工产业生产基地。
近年来,淄博围绕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打造20条重点产业链。其中,聚烯烃产业链涵盖C2、C3、C4、C5、C9等细分领域,形成了中石化齐鲁分公司、金诚石化、鑫泰石化、齐翔腾达等企业为骨干的产业链条,有力带动淄博市及山东省碳产业发展。目前,全市聚烯烃产品总产能超过300万吨/年。2024年,聚烯烃产业链规上企业61家,实现营业收入2236亿元。
产业要升级,方向是关键。在此次交流活动中,行业专家的深度分享,为碳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指出了清晰路径。
会上,中石油吉林化工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于春梅在题为《碳四行业发展环境及高质量发展思路》的主旨演讲中提出了“技术驱动”与“系统优化”的产业转型思路。
“一方面,推动技术攻关与产品结构向精细化、高端化跃升,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破解技术瓶颈,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要强化产业链协同整合,基于现有装置灵活匹配工艺,通过一体化耦合设计与联产方案优化,实现装置间高效互联与能源集约利用,从而系统性地降本增效,构筑整体竞争力。”于春梅表示。
除了技术与产业整合,数字化转型也是化工行业升级的重要方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战略规划部主任范典建议:“石化化工行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科学评估当前行业的数字化水平,着力加强行业特色场景的开发与解决方案供给能力,全面提升智能化水平。同时,应积极推动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协同整合,并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关键环节的创新应用。”
当前,全省正大力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着力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和“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支撑能力。作为淄博乃至全省碳四化工领域的领军企业,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翔腾达)在行业内优势显著,其主导产品甲乙酮设计年产能达26万吨,规模居全球首位,产销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会上,齐翔腾达常务副总经理刘付亮代表企业发布了涵盖产品市场、设备设施、技术合作等方面的具体需求。他表示:“借助本次会议,我们既希望将齐翔腾达更全面地推介给产业链上下游伙伴,也期待通过与各方深入交流,精准对接企业、科研单位及高校,拓展更多潜在合作机会,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前期已与齐翔腾达达成锅炉试点改造合作。此次会议上双方就碳四化工工艺深入交流,计划进一步推进智能化技术改造。会议搭建了高效协同的合作平台,未来我们将持续为化工企业提供‘智改数转’服务,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升级。”北京和隆优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永斌表示。
“此次活动为我市高端化工企业与省内上下游优秀企业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合作平台。未来,淄博将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端制造能力突破、绿色低碳与数字化转型升级等方向,持续优化产业生态,促进高端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场活动,激活了产业链发展的“一池春水”。此次融链固链对接交流活动,让各方资源加速聚合,让上下游协同更紧密,为山东化工产业融通发展生态圈筑牢了根基。未来,随着协同效应不断释放,山东碳四产业将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