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尹干以《我的绘画与刻瓷之路》为主题,为全体学员进行了一次精彩的学术分享。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董善习、淄博美术馆馆长杜煜与山东理工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尹大中老师参加此次活动。讲座由项目负责人怀康教授主持。
讲座内容

尹干老师在讲座中指出,山东刻瓷作为地方特色鲜明的陶瓷艺术,起源于清乾隆年间的北京皇宫,后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经青岛传入淄博,并逐渐发展成为刻瓷艺术的圣地。其未来发展需着力解决人才培养、借鉴临摹与创新等关键问题:人才培养主要依靠专业院校,同时现有从业者也需持续学习提升;借鉴临摹应明确临摹是重要的学习手段,但不宜直接用于评比活动。创作者更需从生活、自然以及各类艺术形式中汲取养分以激发创新;艺术创新是山东刻瓷走向世界的关键,需突破固有思维瓶颈,拓宽创作思路。淄博刻瓷可尝试与中国画等多元艺术形式融合,探索新材料新工艺,深化“以刀代笔”的独特表现力。艺术家应着力塑造个人风格,并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推动山东刻瓷艺术的繁荣发展。

他重点强调了刻瓷与绘画的关系,艺术有没有生命力,取决于绘画基础。他认为刻瓷艺术与绘画艺术创作一样,一是要有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创新的思维,二是创作的素材,应从生活中来,从大自然中来,要领悟生活和大自然。三是逐步摸索出一套自己独特的刻瓷语言和方法。
他向学员们展示了他的山水画与刻瓷、水彩画与刻瓷、钢笔写生·《鲁山》与刻瓷、钢笔写生·《鲁中山村》与刻瓷、国画·《梅花》与刻瓷、国画·《泰山系列》与刻瓷以及国画·《青松》与刻瓷等一系列刻瓷作品。面对大师的作品,学员们无不交口称赞。


最后,尹干老师说:“如今,参与刻瓷艺术创作的已不仅是专业艺术家,更有众多美术爱好者投身其中。刻瓷艺术正逐步走向大众,成为一项广受欢迎的艺术形式。创作队伍的日益壮大,为刻瓷艺术奠定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们坚信,刻瓷艺术必将蒸蒸日上,前景广阔!”



讲座结束后,尹大中老师带领全体学员前往山东理工大学尹干艺术博物馆参观学习并作了详细讲解。
据悉,尹干艺术博物馆位于学校逸夫图书馆负一层东侧。尹干艺术博物馆主体展厅面积1400平方米,包括前厅、序厅、陶瓷厅、琉璃厅、艺术交流厅、文创体验区、多媒体互动区等7个功能分区,展陈尹干捐赠的琉璃、丝绸、绘画、书法等499件(套)共计626件艺术精品。
专家介绍

尹干,江西省赣州市人。 1962 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系。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淄博刻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山东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会长。 荣获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生成就奖。他长期从事陶瓷艺术创作与设计,涉猎日用陶瓷造型装饰、陶艺、雕塑、刻瓷、青花等多个领域,作品被选为北京饭店国宴用瓷和国家领导人用瓷,并在全球十余个国家展出。尹干是山东理工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创始人,曾担任淄博师专艺术系主任,2013年起建立多个个人艺术馆,累计捐赠800余件(套)作品支持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