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点外卖已成为许多人的日常,但外卖小哥进入社区,常因门禁、楼座标识等问题受阻,进门难、找楼难导致配送时间延长,用户体验受到影响,随之而来的纠纷也日益增多。
淄博高新区工委社会工作部针对这一问题,启动“红色引擎”,以华侨城社区为试点,着力解决网约配送“最后100米”难题,为外卖骑手的配送体验迎来了一场实实在在的“升级”。
“进门难、找楼难”:曾是骑手的“心头愁”
“以前最怕送华侨城社区,门禁刷脸要等审批,地下车库指示牌模糊,送一单得绕好几圈,光找楼就花十多分钟。”外卖骑手刘师傅回忆起过去的配送经历,语气里满是无奈。
华侨城社区均是高层住宅,地上地下结构复杂,门禁系统录入流程繁琐,骑手常因身份核验不通过被“拒之门外”;楼栋指示牌缺失或老旧,导致骑手配送时如同“迷宫探险”,单票平均找楼耗时长达5分钟,配送效率下降的同时,客户投诉也随之增多。
多方“会诊”开方: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问题背后,是新就业群体的现实需求与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深层互动。高新区工委社会工作部牵头“挂帅”,召集市场监管局、四宝山街道,美团、饿了么站点及蚂蚁王公司负责人召开专项协调会,一场破解配送堵点的“攻坚战”就此打响。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政府统筹+社区主导+企业参与’的机制:社会工作部联合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及相关企业统筹解决方案,街道、社区负责具体落实,美团、饿了么站点收集外卖小哥意见建议,定期召开协调调度会,确保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通过划定路线图,明确时间表、任务图等形式,迅速将“问题清单”转化为“责任清单”“落实清单”。
试点成效初显:指示牌“立”起来,配送路“顺”起来
如今,外卖小哥走进华侨城社区,根据楼座分布图进入地下车库,再顺着楼号指示标志进入电梯,订单第一时间送达业主手中,往日与业主的争执现在变成了业主的一个微笑、一句感谢,实现了外卖小哥按时送达与业主满意的“双向奔赴”。
截至目前,华侨城小区所有组团均在门口处设置了楼座分布图,地下车库主要位置增设了楼号指示标志,指示牌和路线图一应俱全,标明小区内的出入口、楼号、电梯位置等关键信息,便于外卖小哥迅速定位配送目标,减少不必要的跑路。
从“一个点”到“一张网”:全域推广破解“共性题”
在华侨城社区“网约配送最后100米”试点探索的同时,社会工作部联合个私党委,通过现场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广泛收集外卖小哥在网约配送中的困难问题,共收集汇总小区门禁不兼容、指示标志不明显等问题21个,涉及主城区18个小区。
为切实解决问题,社会工作部联合综合执法局、四宝山街道等单位召开协调会,对问题进行“逐一会诊”, 并建立问题解决责任制,截至目前,已有15个问题得到解决,其余问题也在积极推进。同时,高新区将积极推进新就业群体“暖新驿站”项目建设,增加配套设施,链接友好商家,汇聚各方资源,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服务,着力构建“配送高效化、服务场景化”的新格局。
从“配送堵点”到“治理亮点”,淄博高新区的探索不仅为外卖骑手打通了“最后100米”,更以新就业群体需求为切入点,书写了一幅城市治理与民生服务“双向奔赴”的生动图景。当骑手们的电动车在清晰的指示牌间穿梭,当“一键导航”替代了往日的迷茫绕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配送效率的提升,更是一座城市对每一个奋斗者的温暖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