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追寻80载辉煌

摘要 驻淄山东陆军某预备役工兵团团史2017年2月付梓出版。分为团史和画册两大部分,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工兵团80年的成长历程,得到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的充分肯定。

驻淄山东陆军某预备役工兵团团史2017年2月付梓出版。分为团史和画册两大部分,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工兵团80年的成长历程,得到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的充分肯定。其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故事,对团史办工作人员来讲都是跨越时空的对话,都是一次提升信念的精神洗礼。为了提供资料,一位位解甲归田的老兵颤微微地拿起笔,回忆当年在工兵团度过的难忘青春岁月……

四月正是鲜花满天的时候,记者来到位于沂源县城最高处的山东陆军某预备役工兵团驻地,院子里怒放的樱花在四周翠柏的映衬下,越发显得婀娜多姿、艳丽夺目。陪同采访的团政委黄健告诉我们,樱花虽然美丽,但在他的心里,他们最近修撰的工兵团团史却比春天里灿烂的樱花要美丽何止千万倍。这部2017年2月付梓出版的工兵团史,历时3年才得以最后定稿,十六开版式、365页,分为团史和画册两大部分,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工兵团80年的成长历程,史料详实、图文并茂,体例得当、实事求是,得到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的高度肯定,并欣然为工兵团团史题写书名。

曾经带领团队多次出色完成任务的工兵团原第一政委刘有先对团史的出版感到非常高兴,他说:“工兵团团史的出版是淄博预备役部队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必将激励更多的市民关注预备役、投身预备役、建设预备役。”

谈到修撰团史的意义,黄健心情激动地说:“当前全军正处于改革最关键的阶段,预备役部队的改革趋势目前尚不明朗。如何在改革中庚续传统,血脉相承,不做优秀革命传统的终结者,团史是最活生生的教材。一支预备役部队的团史,在全军是绝无仅有的,只要每名官兵学好用好团史,主动做优秀团队传统的传承者和建设者,以后无论怎么改,无论怎么编,在新的单位,新的组织中我们就拥有铸就新传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编撰团史不仅仅是团党委对历史负责的务实态度,更是顺应改革大势,高瞻远瞩着眼团队历史传承的实际举措,是对一代代辉煌业绩缔造者的庄严承诺。”

薪火传承

百岁将军的殷切期望

大家可能对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那位百岁老红军杨思禄并不陌生,但你一定不知道,老将军曾经担任工兵团前身之一冀东军分区十二团二营营长,今年1月,辗转找到老将军的团政治处主任刘艳稳和二营营长杜皓受到老人及其家人的热情接待,得知他们为工兵团修史寻根的来意后,101岁高龄的杨思禄欣然亲笔为工兵团团史题词:“传承冀东薪火,争当打赢先锋”。

1.jpg

左图为《工兵团团史》封面,右图为福州军区空军原司令员杨思禄少将题词:“传承冀东薪火,争当打赢先锋”

黄健告诉我们,团队是红军的种子,八路军的底子,历经80年的风雨历程,足迹遍布两国11个省市。在编纂团史的3年多时间里,工作人员分头行动,沿着80年来历史沿革的轨迹追寻前辈足迹。在冀东暴动的红色潮流中,在抗美援朝的血雨腥风中,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故事,对工作人员来讲都是跨越时空的对话,都是一次提升信念的精神洗礼。团党委多次邀请在单位工作过的老首长核定修改团史,提供图文资料。为了提供资料,一位位解甲归田的老兵颤微微地拿起笔,回忆当年在工兵团度过的难忘青春岁月。

老参谋长黄玉宝今年已经77岁,听说团里要编撰团史,他联系老首长、老战友,自告奋勇承担601团团史部分资料的收集整理。原政委简世伟,长期居住在重庆,接到团里的电话后,翻箱倒柜查找资料,不会使用电脑,但根据团史需求,一遍遍去附近文印店扫描发邮件,直到满足团史编撰要求。该团曾两次参加南疆保卫战,因资料不全,在团史中体现不多。原67军工兵营营长徐魁元曾带领该营于1985年参战,在团史初次审定中发现这一情况,他激动地表态:“我负责收集这段历史,否则就对不住历史,对不住参战的战友。”随后,他和一同参战的营教导员李振华多方联系,很快,一整套参战历史记录和战地图片呈现在官兵面前。

山东省军区原副参谋长谭保平几次来团修改校对,主动承担组织团史修改会议,对于细节的推敲确定,精益求精,不厌其烦。山东省委原常委、山东省军区原政委何发祥将军,在团史审定过程中,对存在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对多处历史照片进行甄别改正,年近八旬的他对团史工作高度肯定,并欣然题词:“荣誉高于生命,忠诚高于一切。”山东省军区原参谋长李继初是原炮兵团团长,后担任过驻越南副武官,多次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今年已是98岁高龄,行动不便,但思维敏捷,声音洪亮。回忆起朝鲜战场上的点点滴滴至今仍然如数家珍。在为团史题词时,李继初展现出了可爱的一面,因为身体原因执笔不稳,他有些难为情,感叹当年一手好字,如今写不出来了,但他还是一板一眼地写下了“发扬优良传统,永葆革命本色”12个大字,而且横竖各写了一遍。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原政委王洪尧上将的军旅生涯就是从工兵团前身部队起步的,在与前去汇报的黄健谈到团史修撰工作时,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感叹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并主动提出撰写部分章节。当天,王洪尧邀请黄健等到家里共进晚餐,约定5点开饭,他却4点40不到就在黄健住的酒店大厅里等候。谈到这件事,黄健依然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他说:“这不是一位上将对一位上校的尊重,而是一位老战士对曾经战斗过的团队的深情。”

英雄辈出

岁月风雨铸就80年辉煌

该团团长周军告诉记者,预备役工兵团组建于1998年年底,前身是陆军某集团军工兵团,由六支血脉汇聚而成。第一支主要血脉为201师炮兵团,其前身是201师山炮营,最早为201师特务营,由冀东抗日联军第四总队发展而来。第二支主要血脉为601团,其前身是冀东军区唐山警备一团与十四分区十四团合编成的华北军区210师628团,后改为独立201师601团,1949年8月编入陆军第67军。两支为辅的血脉分别为67军工兵营和201师工兵营。剩余两支血脉为199师工兵营舟桥连和200师工兵营舟桥连。

该团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多次战役战斗的洗礼,足迹遍布祖国京津冀鲁苏辽滇皖等11个省市,在武装夺取政权、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斗争中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涌现出了特等功臣张守义、一等功臣李长山、牛良玉、胡国彦等一大批英雄模范。英雄的名字如群星璀璨,点缀在祖国的蓝天里,我们特向读者略述一下特等功臣张守义和他的集体特等功三排的英雄壮举,以此向工兵团80年来涌现出的一代代英模们顶礼致敬!

2.jpg

抗美援朝战争中,特等功臣张守义带领三排官兵向敌人发起猛攻

朝鲜战争爆发后,1951年2月,67军奉命入朝作战,首先执行修建飞机场任务,之后进行休整。期间,201师炮兵营扩编为炮兵团。601团和炮兵团在师编成内分别参加了秋季防御作战、反细菌战、金城反击战等一系列战役,为抗美援朝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涌现出了特等功臣张守义、一等功臣李长山等为代表的英雄模范,打出了这支部队的旷世威名。

1951年,美军在“秋季攻势”中被打得一败涂地,只能困守山头,不敢轻举妄动,那年张守义25岁。一天,他所在的601团三连接到任务,敌我主阵地之间有一个标号为“五〇〇”高地,由美二十四师一个连占领,上级决定派出三连吃掉它,并由张守义带领的三排担任突击任务,趁夜晚秘密接近高地脚下,出其不意发起攻击。一连、八连、炮连随时支援,三连接受任务是:“如夜间偷袭未果,改为强攻,坚决打胜”。这个机灵、刚毅的河北小伙在受领任务时,斩钉截铁地说:“请首长放心,‘五〇〇’高地哪怕是块生铁蛋,我们也要把它砸得粉碎!”

正午时候,张守义带领班、组长到前沿阵地观察了地形。下午召开战斗部署会,做最后的准备。二十三点整,突击排在张守义的带领下出发。一路上没有声响,全排按照战前的部署,轻手轻脚地摸向敌方山头侧方,并打开了环形铁丝网。敌人对工事和雷区很放心,并没有太多防备。但是一名机枪手不小心踩着了一堆碎石,“哗啦”一声惊动了瞌睡中的哨兵,他打着乱枪撒腿就溜。张守义立即大喊一声:“打!”枪声响起,战斗开始。突击排开始向一号山头进攻,一排、二排开始在正面的五号山头佯攻。他先是让七班冲锋,九班从两侧助攻,而后又让八班担任尖刀,七班机动。根据敌人防御情况,针对性地做好部署,连克敌数10座地堡。最终,在他的带领下,三排凭借高超的战术素养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把四个山头一一攻占,并在连长带领的一排、二排支援下,一举歼灭了五号高地敌人。九班在负责清除交通壕内敌人过程中,班长周连余被几个敌人围住按在地上,拉响了身上的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

仅用时1小时20钟,张守义和三连的同志们就完成了任务,将美二十四师二十一团一个加强连大部歼灭。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我军官兵,对美军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次战斗后,志愿军总部为三排记集体特等功,张守义个人也荣立特等功。

鱼水情深

不忘初心的“山楂树之恋”

一切绚丽都不免归于平淡,把平淡的日常事务有板有眼、一丝不苟地做好,是另一种意义上对“战场上血与火锻造的英雄精神”的传承和发扬。1985年后,远离了战场的硝烟,工兵团在和平时期发挥专业优势,多次在比武演习、抗洪抢险、国防施工、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活动中屡建奇功,受到军地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扬,仅1998年成立预备役工兵团以来就完成了100多项大项任务,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要数沂水抗旱和平邑矿难救援。而多年来,最能体现工兵团英雄本色的,是我军“为人民服务”宗旨在该团一代代军人身上的传承与发扬。

3.jpg

沂水抗旱时,官兵人背肩扛把水送进老百姓家

在工兵团驻地,记者看到了42棵新近种下刚刚发出新芽的山楂树,黄健说,这是沂源县石桥镇石龙官庄村村民开着自家的拖拉机送来的,每棵山楂树树龄都达到了30年以上,4月初刚种好。而这一切,源于今年春天,工兵团帮着该村民开荒拓田、栽种果树的精准扶贫……

“群众哪里有期盼、哪里有需求,我们就出现在哪里、战斗在哪里。”这是工兵团官兵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4.jpg

冬季野营训练中,官兵占领某高地

沂源县石桥镇的石龙官庄村,秃岭乱石三面环山,人均3亩山、9分田,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7年年初,该村从县扶贫办争取了10000棵樱桃树和榛子树种植项目,预计种植3年后可实现每年每户收益2000元的目标,此举可使70多户贫困家庭整体脱贫。但一片片的荒山开垦却愁坏了村委成员。后来,他们打听到工兵团曾经为附近的董家庄开荒近百亩,是个“热心肠”,于是向团里提出200亩荒山治理的请求。

部队整编改革在即,面对群众诉求,官兵们议论不一:有的觉得这个村不是指定帮扶点,没必要出大力帮助;有的主张等改革形势明朗后再作决定……但团党委力排众议,一致认为,无论明天在哪里,只要群众有需要,扶贫攻坚没有定向选择,扶贫工作天天在路上。他们很快就定下决心:筹集资金6.6万元,治理荒山。

针对石龙官庄山多地少的实际,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情况下,他们出动工程机械骨干近百次,指导施工队对部分山体进行开掘,帮助村民种植果树。现在,这片果园正成为喜人的“金疙瘩”。

据介绍,该团150余名预编官兵与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他们发挥各自优势,先后帮助700户贫困户脱贫,解决就业2000余人,为区域脱贫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团被山东省委、省政府、山东省军区联合表彰为“拥政爱民模范单位”。

正如黄健所说:“长饮沂河水,不忘老区情。我们团多年来在扶贫上坚持主动作为、广拓资源,力所能及地去扶贫帮困,这既是对我团80年辉煌历史的最好继承,也表明了在新历史条件下,我们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的决心和力量。”

5.jpg

团首长与团史办人员一起研究修订团史

官兵送樱桃树上荒山,老乡们送山楂树进营房,2017年春天,这出由工兵团全体官兵“自编自演”,石龙官庄村老乡们“友情赞助”的沂源大山深处的“山楂树之恋”,将我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世纪做了恰如其分的注解和发扬,也是工兵团80年辉煌历史,在21世纪得以发扬光大的强大根基之所在。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工兵团的辉煌历史一定会得以延续,我们期待着、盼望着……

编辑:aling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