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淄博生态环保大会,一个细节有啥深意?

摘要 9月1日,淄博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美丽淄博建设推进会,吹响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淄博建设的号角。这场大会有何特殊之处?

9月1日,淄博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美丽淄博建设推进会,吹响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淄博建设的号角。

这场大会有何特殊之处?

与过去一些大会不同的是,除了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部分重点企业负责人,志愿者代表、群众代表等也在市主会场参会。

为什么这样安排?绿色时代,已然来临。

生态环境保护不是某个部门的事,关系各方,同时又是一项庞大、复杂、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

近几年来,淄博抓好产业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工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这一切,和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密不可分。

如今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一种需求,推进淄博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体市民共同参与。

在淄博各小区,作为重点民生项目的垃圾分类正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改善提升城乡环境的同时,也培养起群众的文明生活习惯。作为淄博中心城区的张店环保文明深入人心,实现垃圾投放定时定点,同时还聚焦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乡村综合环境提升,推行垃圾分类上门收集模式,实现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

淄博高新区垃圾分类科普中心凭借多元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的运营管理模式,被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作为“山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典型案例”。

环保志愿者和环保社会组织投身丰富多样的环保公益专题实践活动,让责任更加清晰、层次更加分明、联系更加紧密的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目前,淄博已有10余家环保社会组织,拥有1.7万余名成员,致力于大气污染防治、湿地保护、垃圾分类、水源保护、植树护绿、环保宣传教育进社区、青少年环保公益行动等环保宣传及公益项目活动,赢得了认可和好评。

1.jpg

志愿者、群众是环保参与者更是利益相关方。让他们参加这场高规格大会,直接参与了解淄博环保取得的成绩以及未来打算。

参会的还有部分重点企业负责人。对于企业来说,则应担负起环保使命与责任,把环保当成命门,这其中更有经济账可算。原先用柴油渣土运输车跑200公里需要800多元的油,换了新能源车,同样路程只需要400多元钱,费用省了一半。淄博一家运输企业负责人曾给记者算过这样一笔账:“一辆车一年油耗能节省20万元左右,公司有80多辆车,可不是小数目!”

淄博生态环保大会上还提到,今年淄博已出现5天重污染天气,其中4天是由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淄博市几年前就已制定出台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不燃放烟花爆竹、过一个有蓝天的绿色春节,应该成为大家的共识和选择,需要所有人理解、支持、配合。

其实8月25日上午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美丽山东建设推进会举行后,淄博立即就燃放烟花爆竹领域细节开始落实。

生态环境保护是全行业、全链条、全领域、全社会的事,每位淄博人“低碳每一天”的生态环境保护才更有意义。

淄博环保的转折性转在哪?

会上传递出的信息,让人欣喜。这些年,淄博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人人都能直观感受得到。

而淄博环保已发生转折性变化,变化在哪里?

在人们过去的传统认识里,环境保护只是几个部门的事,而现在“全员环保”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几年前,为打破管理体制不健全、工作机制不理顺的弱项,压紧压实各级生态环保责任,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研究建立了“全员环保”工作机制。该机制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干部职工全员落实、人民群众全员参与生态环保,从市级领导、职能部门、区县、镇(街道)、企业、社会六个方面,分层次明确了责任,形成了全行业、全链条、全领域、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

2.jpg

近年来,淄博市各级各部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使“双碳”战略稳健实施,取得丰硕成果。十年来,全市煤炭消费量削减28.4%,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47.8%;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新增217万千瓦,其中近三年光伏装机容量新增115万千瓦,占光伏装机总容量的67%以上。

这与过去不同的是,绿色生态安全已有“屏障保护”。

意识改变了,再配合系列举措、体系,行动的系统思维,治理就会水到渠成。

实施两轮“四减四增”行动,治理散乱污企业23314家。在全省率先打响 VOCs 治理攻坚战,对4172 家企业开展规范治理;对3200余家次企业工业炉窑实施深度治理。26家煤电企业全部达到超低排放标准,水泥、建陶等行业平均排放浓度大幅低于国家标准。创新采用“六个一”工作方法,对孝妇河、马踏湖等重点河湖实施全流域精准、科学、系统治理,完成1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对全市3512个入河雨排口分类编码建档立牌,完成1103个入河排污口溯源排查整治,建设人工湿地1.4万余亩,水环境治理成效及经验得到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持续深化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完成1105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农村人居环境大幅度改善。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开展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整治五年行动,157个问题点位已完成整改143个,固废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守牢发展的“底线边框”。十年来累计减排二氧化硫21.59万吨、氮氧化物13.89万吨、COD4.89万吨、氨氮0.5万吨。强化环评审批服务,在全省首创“三二一”最短审批时限,实施告知承诺审批、打捆审批,十年来审批环评报告23235本,服务各类重大项目2343个。淄博市被列为全省三大环保产业集群之一,组建了市环发产业集团,推动环保产业起势发展。淄博已全面建成“林长制”体系,共配备市、县、镇、村四级林长5230名。完成荒山绿化56.97万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450余处,建成绿色矿山39家,创建国家森林乡村22个,省级森林城市2个、森林镇11个、森林村90个,淄博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430个,预计新增耕地8.1万余亩。

生态承载力稳步提升。马踏湖湿地,原山、鲁山森林公园等重点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马踏湖综合治理经验荣获生态环境部《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第1名,沂源县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1年,生态质量指数(EQI)列全省第4位,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新旧动能转换取得突破。在积极稳妥压减落后产能的同时,围绕推动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持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能源制造业、高分子材料等12个集群入选全省“雁阵形”产业集群,数量居全省前列。淄博市“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37.7%,比全省平均高5.9个百分点。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工作先后五次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淄博全市举力带来的是主要环境指标大幅改善。十年来,淄博市PM2.5平均浓度改善63.2%,列全省第8位;优良天数比例提高了39.2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5位;综合指数改善幅度达到58.4%,列全省第2位。目前,全市地表水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达到Ⅳ类及以上标准,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水环境质量指数在全省排名由2020年的第13位上升至第1位。

这些变化是与系统思维,科学施策,统筹谋划,抓好全链条治理上下了功夫分不开的,更是淄博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到新的治理之道,落实之举。

传统产业为何向“新”迎“绿”?

淄博工业百年起步,传统产业曾占比70%。对此,谈到生态环保,传统产业是绕不开的话题。

环保发生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淄博向“新”迎“绿”提升生态气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功不可没。

淄博出台减碳降碳十大行动方案、碳达峰实施方案等“双碳”战略措施,构建系统落实推进体系,高标准推进节能降耗和能源结构调整。在积极稳妥压减落后产能的同时,围绕推动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持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同时也在探索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每次淄博这些重要部署,既一脉相承,又有新的阐释。

如今社会共识,绿色之变,看得见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一个个既富且美的乡村里、一条条从污变清的小河里,在伸手可得的生态产品里。

以淄川为例,过去建材、水泥是其传统支柱产业。长期以来,水泥企业粗放的生产管理模式,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怎么办?淄川区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来谋划和推动,实施两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和大气污染治理品质提升行动,累计关停取缔、整改提升企业3604家,淘汰20吨以下燃煤小锅炉180台,焦化、熔块等产能全部出清,激光雷达、无人机等一批高科技治污手段得到广泛应用,区域空气质量连续三年改善。今年1—7月份,全区空气质量同比改善率排名全省第5。

位于淄川的国家级绿色工厂山东东华科技有限公司,没有异味和尘土,草绿花开,颠覆了人们对于水泥厂的原有印象。

“目前按照年产240万吨熟料计算,年可节约标准煤超过1.1万吨,节电842.4万度,减排二氧化碳8717吨、氮氧化合物200吨、二氧化硫212吨,节煤节电减排综合效益折合资金4000万元。”说起公司牵头开发的全国首个水泥“工业大脑”,东华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全如数家珍。如今,水泥“工业大脑”2.0版本已经上线,实现了对水泥产品全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实现减排降碳“最优解”。

东华科技是淄博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一个范例。这样的企业和产业领域,在淄博有很多。

8月26日,华能高青唐坊牧光互补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全省最大的单体牧光互补光伏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格局。高青选择加码赋能绿色低碳新兴产业,“牧光”互补、“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光伏发电项目赋能,低碳产业成为驱动传统产业升级的最好动力。

如何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淄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加快出台分领域工作方案,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重点抓好煤电行业转型升级,加强“两高”行业能效管理,到2025年,全市“两高”行业项目全部达到能效基准水平,30%以上达到标杆水平。

加力优化能源结构。坚持先立后破,优化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积极推动重点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光伏、氢能等新能源,到2025年,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10%以上,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实施新能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推动新能源汽车、氢能、储能、光伏等产业聚链成群,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大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与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两篇文章一起做,深入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深入实施细分新赛道深耕新经济行动,全力提升经济发展位势能级,力争“四新”经济占比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抓手,深化大保护、大治理,全面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循环经济,筑牢绿色发展基底。

成绩虽被认可,认识更要清醒。

3.png

会上指出,当前淄博市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爬坡的关键期。

未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区域时空波动性大等也都是淄博还要面对的具体弱项特征。

如何让生态环境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用能空间,如何让环境系统工程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参与治理,会是淄博较长时期内的“必答题”。

生态环境保护,既是“国之大者”,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全国统一的维度上,淄博生态环保大会赋予了更广域的意义和更深远的期待。(孙渤海)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编辑:周天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