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淄博实施全流域综合治理 打造美丽河湖

摘要 淄博市痛下决心,打响了孝妇河、马踏湖流域生态治理修复攻坚战,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十月的淄博,秋意怡人。

从风景如画的黄河岸边,到贯穿南北的“母亲河”——孝妇河,从绿水青山带笑颜的博山五阳湖,到碧波荡漾、飞鸟翔集的桓台马踏湖,一条条河流、一座座湖泊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迷人“淄”色。

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在南京工作的刘建民携妻子和五岁的女儿回到老家张店探亲。拍风景照,发朋友圈;拍短视频,发抖音。他一家三口成为孝妇河湿地公园的义务宣传员。“昔日脏乱差的孝妇河,如今变身网红打卡地!”刘建民在朋友圈这样“宣传”。

发源于淄博博山区的孝妇河被誉为淄博市的“母亲河”。“孝妇河在淄博境内干流长度为84公里,流域面积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淄博市水利局工作人员介绍说。

20世纪后期,随着流域内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活动,孝妇河、马踏湖等河湖遭遇不同程度污染,原本游人如织的马踏湖一度成为臭水沟。

市民们守着多条河却因水污染而难得亲水,甚至不愿意亲水。

怎么办?完善机制

生态之城重现“北国江南” 痛定思痛!

淄博市痛下决心,打响了孝妇河、马踏湖流域生态治理修复攻坚战。在全省率先全面实行河湖长制,创新完善“河湖管理委员会+河湖长+河长办+河湖警长+民间河湖长+河湖管理员”的河湖管理运行机制,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淄博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陈景旺说:“孝妇河、马踏湖作为淄博的名片,不但要治,而且要治好,真正还一湖清水给广大群众。”

怎么治?

淄博市突出用系统思维做好治水文章,坚持把孝妇河、马踏湖流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治理,探索全领域治理、全流域修复、全过程管控的“治保用”水环境治理模式。

在马踏湖所在的桓台县,当地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倒逼传导机制,强化环境标准的“硬约束”作用,先后关停取缔各类涉水企业35家,实施了52家企业60项污水深度治理再提高工程,有力提升了企业污染治理水平,加快了产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步伐。

在马踏湖流域综合治理中,城区生活污水带来的污染也不容小觑。市生态环境局桓台分局局长宋强介绍说,桓台县累计封堵入河排污口150余处,大力实施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工程。

河管员是河湖长制管理体系的基石。为推动马踏湖流域综合治理,淄博市专门成立河湖管理机构,全面配齐市、县、镇、村四级河长,常态化坚守河道管护一线,采用数字化、智慧化科技手段推进流域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市河湖长制保障服务中心规划建设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不遗漏一个排污口,他们利用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科技“神器”开展溯源,整治雨污混排口。同时,结合河道治理,对河道内污水管线进行改建。比如,孝妇河干流治理工程,将河道内约33公里污水管线迁出河道,杜绝了污水管道渗漏。另外,对全市3512个入河雨排口全部分类编码建档立牌,标识二维码等智慧化信息,便于各级巡河员及群众监督。

堵住排污口,配套的是净河道。淄博市实施孝妇河干流治理工程,清淤疏浚河道40余公里,大大减少了淤泥对水质的影响。另外,通过在石笼护坡上播撒草种,加强河道两岸的水土保持,进一步改善水质。

付出终有回报。“这两年,村边河道的水清了,鱼虾也回来了。”看到马踏湖湖区水质的可喜变化,桓台县华沟村村民宋小利喜上眉梢。

精准治污

人工湿地助力生态复苏

治污贵在精准。

近年来,淄博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控源头”“治污水”,全市关停各类化工、造纸、印染等涉水企业1500余家,关停取缔、治理提升“散乱污”企业23314家,新上项目一律进入工业园区,逐步实现工业污水退城。同时打造“城镇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治污综合体42个,实现了污水处理厂出水主要指标达到四类、入河水质达到三类水标准。

有水就有景。深秋时节,孝妇河中段主河道上的淄川张相湖人工湿地风光宜人。沿湖漫步,水清景美,市民、游客三五成群。

不远处,总占地170亩的淄博市利民净化水有限公司,日处理污水12万立方米,项目累计投资约4亿元,是淄川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从进水口、生化池、二沉池再到再生水回用工程车间……浑浊的污水经过多道工序处理,最终出水口排出的水变成了鱼儿们嬉戏的清波,排入张相湖人工湿地还可得到进一步净化。

目前,临淄齐城污水处理厂“配对”占地325亩的运粮河湿地,日处理能力为7.5万立方米,净化后的水流入运粮河;沂源水务发展有限公司第二污水处理厂“配对”占地50亩的潜流湿地,日处理能力为3万立方米,净化后的水流入沂河;文昌湖区沃特污水处理厂“配对”占地78亩的人工湿地,日处理能力为1.5万立方米,净化后的水流入焕然河……

从沂源到桓台,从临淄到周村,全市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人工湿地的经验得以广泛推广,一片片水、一条条河又重新复“活”,润泽大地生息。

实干见成效,水清鸟自来。沂河60多公里天然表流湿地成为白骨顶鸡、白鹳、白鹭、黑水鸡等重点保护鸟类的栖息地。沂河被评为全国首届十大“最美家乡河”之一;在孝妇河、猪龙河和乌河等河道周边,淄博市已先后建设人工湿地14000余亩,构建起了沿河环湖大生态带,吸引了震旦鸦雀、白腹鹞、黑翅鸢、中华鳑鲏等137种野生动物、珍稀鸟类、鱼类把湿地作为栖息之所。

变废为宝

资源利用打造秀水乡村

农村生活污水是城乡面源主要污染源。近年来,淄博市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路径,以市场化运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创新建立环卫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完善生活污水全链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模式,让农村生活污水变成了农业园区、有机农产品基地里的“香饽饽”,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同时,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走进桓台县起凤镇起南村,整洁的环境令人眼前一亮。“近年来,起南村用五年时间筹措480万元,建设了旱厕综合利用项目,将全镇粪污集中收集处理,同秸秆共同发酵后通过水肥一体化的形式用于农田灌溉,实现了粪污、秸秆的综合利用。”谈到该村水肥一体化技术,党支部书记魏锐祚颇为自豪。

来到桓台县起凤镇鱼三村,穿过一片清幽的荷花塘,就能看到该村污水处理设施资源化利用的处理流程图。据悉,该项目建设污水管网3.3公里、污水提升泵站6座及一体化污水处理站1座,主要收集鱼三村村南河、中心河和鱼四村部分沿河居民的生活污水。

鱼三村污水处理设施采用新工艺处理污水,出水水质达到《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处置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由省环科院负责运行维护。该设施的建设既解决了居民生活污水直排河道对河道水质造成污染,又有效预防了沿河形成农村黑臭水体,同时处理尾水部分用于附近藕池种植,实现了资源化循环利用。

“水清了,环境好了,心情自然就好。”一位村民开心地说。起南村和鱼三村的污水处理模式,是淄博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缩影。

科学治水,付出多多,收获甘甜。水“活”了,乡村和城市有了灵魂。如今,以孝妇河湿地公园为调水枢纽,实现了涝淄河、东猪龙河、玉龙河、新区景观河、新区防洪河、漫泗河、孝妇河、范阳河等8条河道和齐盛湖、人民公园湖、植物园湖、高铁北站玉龙湖、火车站南广场湖等人工湖的互联互通。淄博市主城区“八河联通、清水润城”的生态格局已构建成型。令人欣慰的是,2022年1月,马踏湖流域综合治理案例获评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第一名。

得益于常态化的生态调水,已经干涸多年的乌河支流涝淄河重现水清岸绿。“多少年了,河里一直干着荒着,没想到现在能一年四季有流水。河道绿了,风景美了,与清水为邻,日子越过越舒坦了。”家住涝淄河畔的刘奇葆老人的话语,代表了众多淄博市民的心声。

在淄博,美丽河湖正诠释着这座城市的大美生态IP,润泽着新时代淄博人的幸福生活。(姜乾相)

来源:淄博晚报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