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文化融城,淄博高新区凭什么行?

摘要 近日,位于淄博高新区的中国课本博物馆就化身成一场大型的国学体验课堂。在那里,参加研学游的同学们换上汉服,穿越时空,体验一名“古人”的日常。

文化的“诗与远方”,正以多元形态融入生活。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让一批文化新业态、新场景应运而生,并带来文化消费的新体验。

在因科创“硬核”而被外界审视的淄博高新区,就有着现代文化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高端要素”。

当这些“高端要素”遇到博物馆热、文创设计、直播电商、数字AI等,借助人文生态与产业环境所打造的城市禀赋,“硬核高新”也正以一种更为深刻和综合的伏笔,描绘“新城与文化”间的精彩故事。

文化上“新”

冬是蛰伏,也是希望。

在一岁一枯荣的物候变化里,博物馆留住了历史匆匆而过的痕迹,同时,也跳出刻板的历史书卷,融入城市文化的脉络之中。

近日,位于淄博高新区的中国课本博物馆就化身成一场大型的国学体验课堂。在那里,参加研学游的同学们换上汉服,穿越时空,体验一名“古人”的日常。

其间,他们在领略手工乐趣,学习古代礼仪之后,还亲身体验古代印刷术、扎染、糊染传统技艺,参观了馆内陈设的国学古籍……

“淄博出圈,也让大家重新认识了我们馆。”中国课本博物馆副馆长李雪娇告诉记者,2023年6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的夏季“山东网红打卡地”名单,中国课本博物馆就位列其中。

来自中国课本博物馆的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中国课本博物馆共接待全国各地游客10万余人。其中,暑假和国庆期间,馆内更是迎来了人流高峰,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全国各地的游客云集于此,纷纷拿出文创盖章本,并打卡周边……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课本博物馆的研学活动之所以成为一大特色,是因为该馆完善了国学文化、齐文化、红色教育、劳动实践、科学体验、跨学科研学等六大研学体系,开启研学探索之路,让孩子们“跟着课本去研学”。

上述体系支撑下,他们从最初的淄博周边研学开始,慢慢扩展出济南、泰安、青岛、绍兴、杭州、千岛湖、新疆等多条研学线路,并在教育界刮起了博物馆“新风”。

除线下实地打卡外,线上关注也十分火爆。柳泉录获知,中国课本博物馆利用新媒体手段,时时向网民传递博物馆活动,“中国课本博物馆文化进万家云上展览活动”“课本里的民国风专场”“课本里的母亲阅读专场”“中国课本博物馆云享演出”等多次直播活动受到广泛好评。

可以说,如今在淄博高新区,“到博物馆去”已蔚然成风。与此同时,博物馆“热”,是淄博高新区文化新风向的信号之一。

官方资料显示,从1745年第一本出现“课本”一词的教材开始到如今的电子化教学,中国课本博物馆是世界规模最大、国内首座课本主题专业博物馆。

而随着博物馆文化再度兴起,该馆也随之展开探索与实践。通过情景再现、互动体验、文化休闲为一体,开启一段段“尘封记忆”,为不同年代的游客带来更加多维、更为有趣的游览体验。

此外,立足于课本文化,目标青少年群体的中国课本博物馆不仅注重沉浸式课本剧的研发与表演,也对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传播进行演艺式的创新,并配备表演的舞台、道具。

截至目前,该馆已陆续创作推出了《丰碑》《烈火中的红旗》《坚守597高地》《顾维钧的演讲》等红色课本剧,让学生们在鲜活的场景演艺中走近“语文课本”。

基因所在

不仅仅是中国课本博物馆。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坐落于淄博高新区的淄博傅山自然地质博物馆,以展示国内外各类自然地质展品为主导,凭借研究、科普、教育、文化展示、艺术创意和社会接待等综合功能,自2021年开馆以来,就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

与中国课本博物馆、傅山自然地质博物馆相辉映的是,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以及众多乡村展馆等越来越多的淄博高新区的博物馆元素,正在迸发新的活力。

文化之花,形成产业之果,头部企业是推动繁育的动力源。

柳泉录发现,在柳泉路与中润大道以北的淄博高新区片区,分布着世纪天鸿、硅元、华光等文化企业,这些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承载着产业发展和城市文化氛围的重要使命。

在聚力攻关AI教育应用场景的业务方向下,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世纪天鸿实现收入营收3.69亿元,同比增长23.4%,业绩呈正向趋势不断上涨。

作为全国首家在A股上市的民营教育出版企业,世纪天鸿的文化资源与数字技术研发,铸就了高新区文化产业聚合成链的底气。

比如,鸿翼创谷创业孵化平台,投资孵化教育出版、教育科技、教育服务、教育文创、教育新媒体及相关生态链创业项目,经过五年运营,鸿翼创谷打造并形成了集产品策划、设计、编排校、印刷、发行等为一体的全流程、全产业链创业生态体系,形成辐射济南、北京,打造面向全国的创业孵化平台。

2022年9月,淄博高新区鸿仓鲁中直播电商基地落地运营,以电商全产业链发展视角,在图书直播业务、商学院培训业务、企业赋能等方面全方位打造优质电商生态圈,在吸引近30余家本地优质电商企业入驻的同时,还协助入驻企业对接上下游产业链,推荐合适的云仓、供应链货盘与达人资源,助力企业走稳跑赢图书直播细分赛道。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一个大规模的文化产业集聚群正在淄博高新区趋于形成:鸿翼创谷孵化平台、文化创意产业园、超越轻工装饰品创意设计生产等多个项目先后入选省级文化产业项目库重点项目,超越轻工“中美(西)文化融合创意设计出口基地”列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名单。

而作为淄博日用陶瓷的“双子星”,硅元瓷器和华光国瓷则为淄博文化产业赋予了守正创新与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

2023年8月,清华大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成果展暨“好品山东·淄博美物”硅元“两创”设计艺术展在硅元瓷器尚瓷文化馆开幕,展出作品中,硅元以齐文化为创作灵感的“六韬杯”不仅作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众多展示的作品之一,还以“淄博美物”“齐地伴手礼”的双重品牌身份亮相展厅。

从20年前的国风、儒风再到今天的泱泱齐风,从国宴到家宴再到文化盛宴,从“荣登庙堂”到“惠适大众”,文化“两创”的背调之下,硅元瓷器的进阶之路肉眼可见,当下正以齐文化为艺术创作的方法论,致力于让陶瓷文化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华光国瓷在创新上的用力,也不小。

最新的消息是,由华光国瓷与央视总台文创联袂打造的“龘龘春碗”已于日前正式推出,这是继“虎悦春碗”“瑞兔春碗”之后,华光国瓷与总台文创联袂打造的又一文创力作。在“创新才是最好的传承”的坚守中,华光国瓷探索“从庙堂走向大众”的陶瓷文化路径,以“国宴”品质陶瓷“飞入寻常百姓家”,将人文情感融入一年一度的春晚家宴……

可以说,历史与未来、文化与科技交织融合,共同奠定了淄博高新区独有的文化产业基因。

做对了什么

抢抓风口、产品提质、构建生态、文旅融合……文化“融城”的动作愈发频繁。

1月18日,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淄博高新区启动仪式在尚庄村拉开帷幕,同时,这也是淄博高新区为群众精心准备的首届年货节“惠民”文化盛宴。赶大集、看大戏、游景点、读好书,场场文旅好戏接次登场,组织区、镇、村各级共40余项近200场活动。

其中,年货大集作为此次活动的“开头好戏”,将全区优质非遗作品、优质农产品等优势资源汇聚起来,同时结合文艺活动展演、公益电影放映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宣传淄博高新区的好品、好物。

这是淄博高新区恰逢年关的务实之举。

不可否认的是, 在“以文化论输赢,凭文明定高低”的文化时序表达中,当文化“两创”被一座城市寄予厚望,淄博高新区的“推手”作用,将决定着它所在文化产业的未来。

首先,引领文化精神,塑造文化内核是关键。

近年来,淄博高新区扎实推进山东手造工程建设,致力于将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孝文化、美德健康生活等内容与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将淄博文化与整个齐鲁文化相结合,多次展开座谈加以论证和思考。

政府作为搭建企业与省市资源的桥梁,为响应“陶琉丝”文创产业发展,淄博高新区携华光等陶瓷企业承接山东“陶琉丝”文化伴手礼创作的重要使命,站在全省视角,将文化内核进行升华,在手造者们共同创新之下,以“黄河”“运河”“仁道”“七十二圣贤”等囊括齐鲁文化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诞生。

而让文化精神充分渗透于城市,群众文化的打造同样重要。

2023年,淄博高新区公布计划,以建立健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公共服务突破点,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9处,而待全部建成后,淄博高新区公共文化设施将达到189处。其中,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将达到54处,让公共文化真正走近城市的每一寸肌肤。

与此同时,淄博高新区还成立“火炬”艺术团、作协、书协、美协、摄协、诗词学会等群众性文艺团体,持续推动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村居、进社区、进学校,组织开展“乐动高新”“送戏下乡”“品游淄博 云享文旅”等品牌文化惠民活动,开展“村BA”“村晚”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惠及群众十余万人次。

此外,文化产业更要加强技术内核。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一以贯之的淄博高新区,对传统陶瓷产业迈开了数字化改造的步伐。

为此,淄博高新区带领企业积极向外对接项目,促成硅元瓷器、华光国瓷和海尔卡奥斯合作进行成型数字化改造及窑炉数字化改造,将现有的数控化生产设备继续改造提升,通过对窑炉生产车间核心设备进行物联采集等数字化手段,将车间设备的实时数据进行展示和分析,为生产经营提供数据支撑。改造后的窑炉生产线,既可以提高良品率,又能通过订单量实时指导生产,智慧化系统赋能企业生产的效果日益显现。

练好内功,淄博高新区带着文化“走出去”。

去年,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淄博高新区多家文化企业携文创新品应邀参展。其中,华光国瓷的《瑞兔春碗》、华青瓷千峰翠色以及《更上一层楼》茶器,课本博物馆展出的精美手工团扇,纷纷展示了文创产品的精湛技艺和优秀创意,让“淄博手造”成为文博会的一大亮点。

不仅如此,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2023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青岛数字文化应用发展大会等一系列省市级、国家级盛会中,都有来自淄博高新区文化企业的身影。

这一切除了企业自身的知名度,还得益于淄博高新区积极嫁接文化资源,充分给予文化以更大的舞台,省市各级展会作为强化产品创意输出、提升高新手造项目知名度的重要活动载体,进而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

当然,在顶层设计、文化影响力、产业聚合等方面,淄博高新区还在不断求新求变,向前路不断摸索。

可以确信的是,随着求新求变的力度不断加大,淄博高新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动力将进一步激活。(赵原雪)

来源:齐鲁壹点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