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永红在生物制造产业联盟闭门会上的致辞

摘要 梅永红在生物制造产业联盟闭门会上的致辞

FCL_2955-opq3582923353.jpg

欢迎和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到三亚,参加生物制造产业联盟今年的年度第一次会议。好在三亚风景独特、气候宜人,大家还能借此开启一场踏海之旅。

距离我们上次联盟会议不过半年时间,就是在这短短半年里,生物经济尤其是生物制造领域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在国家层面上,中央已经把生物制造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生物制造排在第一位。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也纷纷在顶层进行相关布局,包括建造国家级生物制造业创新中心、构建重大基础设施。与此同时,美国也高度重视生物制造,总统办公室专门设立生物技术办公室,由总统直接任命主任;美国国会还成立了新兴生物技术国家安全委员会,权威性极高,在预算方面具有很强的话语权。这都表明大国已经开始在国家层面上进行布局,生物制造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这是第一个重大变化。

第二个重大变化,是围绕生物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的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仅仅四月份以来,美国就有两个举动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第一个是4月2号美国 NIH 将中国列为“受关注国家”之一,关闭了中国对NIH相关生物数据库的访问。这个数据库是我国许多研究者都要经常去访问查询的,其完整性和可信度世界领先。过去这个数据是全球开放的,但现在已经数据政治化了。此前我们在研究数据安全问题的时候,就有过这样的担心,预料到迟早会有这样一种情形。事实上,我国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做相应的布局,比如在深圳建设第一个国家基因库,我就是这个基因库的第一任主任。还有在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建设国家生物数据中心,这个机构也是华大的前身。但是我们成立的时间还很短,加上中国的数据孤岛现象严重,很难在国家层面上实现数据的统筹与共享,与美国的差距还非常大。这种关闭对我们国家做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生物制造的研究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第二个举动是4月8号美国国会新兴生物技术国家安全委员会发布《生物技术的未来蓝图》报告。这份报告长达200多页,我粗略地看了一下,感觉心惊肉跳。因为这个报告除了对美国在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做了很多的布局,更为突出的是通篇带着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思维贯穿始终。几乎所有核心的领域,都会对标中国在这个领域的进展和水平,似乎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全面压制中国,以维护其技术霸权。其中举了很多中国企业的例子,仅华大基因就被点名五次。这份报告是由美国国会起草发布的,不同于一般的咨询报告,政治色彩非常浓,政策性也很强,反映出围绕生物技术的竞争已上升为大国战略竞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保持警觉。

第三个重大变化是AI与BT的融合。随着美国AI技术的飞速发展,还有中国刚刚推出的deep seek,给国人带来很大的震动。实际上,AI带来的变化远不只是局限于AI技术本身,而在于对整个的经济、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其中也包括对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至少现在生物领域,我们看到AI改变了许多领域的研究模式和方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蛋白质结构预测,搞大模型的工程 师居然摘得2024年度医学和生物诺贝尔奖。全球科学家搞了几十年,预测出了20多万个蛋白质结构。直到Alpha Fold横空出世,一年的时间预测了两亿多的蛋白质结构,准确率超过90%,可以说直接抢了许多科学家的饭碗。此前从事这个研究的科学家们,已经找不着方向了。其实AI的影响远不只是蛋白质结构预测,未来数据量最大的必然是生命科学领域,海量数据的整理和挖掘单靠人力无异于大海捞针。英伟达的黄仁勋说,未来工程生物学(AI + BT)将成为主导方向,新技术给行业带来的裂变正在发生。

这都是在过去一年内,在政策、国际竞争和技术方面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可以说是波澜壮阔。今天,我们生物制造产业联盟召开这次会议,我感觉有一种紧迫感、压力感。我也希望身在这个领域的所有从业者,特别是我们的企业家,能够对这种形势有更清晰的把握,对自己从事的这个领域有全新的认知。我相信,我们现在做的这个事情是对的,一定是国家支持的,也一定会带给我国未来新的、更大的变化。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