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思孝:以平台建品牌,以交流育人才

摘要 淄博的文学若要更有影响力,提升城市文化品牌,需要一个辐射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平台,恢复蒲松龄短篇小说奖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  魏思孝

我结合自身的创作和成长,在2015年到2025年这十年间,选出十件事,来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2015年10月,我第一次参加市委宣传部组织的采风活动。我还记得去了淄川观看现场制作琉璃,去了博山的琉璃馆。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淄博人,但这是我第一次深入了解当地的琉璃文化。

2016年7月30日,我入选淄博市首届签约作家。我当时还在村里创作,靠微薄的稿费为生,签约后的生活补助,让我可以更加安心地创作。

2016年10月29日,由山东理工大学、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魏思孝小说创作研讨会”在山东理工大学举行。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我开始专心写乡村,写鲁中这片土地。

2018年5月17日,在淄博市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宗利华当选第四届市作协主席。宗主席以宽厚待人的性格,团结市作协会员,打造出了“文学齐军”文学品牌,逐渐在国内有了影响力。

2019年8月13日,我获得了山东省第四届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这是我第一次获得重要的文学奖,也是我成为淄博市签约作家后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2021年12月14日至17日,我和宗利华主席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2023年3月21日,作为山东作家代表,我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朋友,欢迎回家——作家活动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学交流活动,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作家感受到“回家”的温馨。

2023年12月20日,我代表淄博市领取《新周刊》“2023中国年度新锐榜·年度城市”奖。站在领奖台上,我身为淄博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也是在这一年,不论是外地朋友来淄博,还是我去外地见朋友,一说淄博,他们先说烧烤好吃,紧接着就说淄博有个好市委书记。

2024年5月10日,我获聘山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这是校城融合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也体现了组织对人才的重视。

2025年7月21日,作为山东作家代表,我参加了由中国作协主办的第七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来自31个国家的39位汉学家与39位中国作家参会。

回顾这些年,我在文学上取得的一些成绩,离不开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作协、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对我的帮助,四者缺一不可。在此,我想提出两点建议:其一,淄博的文学若要更有影响力,提升城市文化品牌,需要一个辐射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平台,恢复蒲松龄短篇小说奖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其二,在签约作家制度的基础上,配套相关的文学讲座,邀请国内知名作家、学者进行深度交流。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