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构建人大监督与法律监督贯通协调新路径 助推公益诉讼检察高质量发展

摘要 2025年以来,淄博市淄川区检察院积极争取人大领导支持,聚焦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探索构建“机制化运行+案件化办理+系统化治理”三位一体机制,深化推动人大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贯通协调,凝聚监督合力助推公益诉讼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大局发展、护佑民生平安,取得良好成效。

“现在河道岸墙修复工作即将完工,防洪能力显著提升,汛期大家就不用担心出行问题,娃娃们上学也有了保障,安全感、幸福感很足!”近日,全国人大代表王一君在开展检察建议、代表建议落实情况“回头看”时说道。

2025年以来,淄博市淄川区检察院积极争取人大领导支持,聚焦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探索构建“机制化运行+案件化办理+系统化治理”三位一体机制,深化推动人大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贯通协调,凝聚监督合力助推公益诉讼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大局发展、护佑民生平安,取得良好成效。

强化机制化运行

构建高效贯通协调工作新格局

今年年初,淄博市淄川区检察院在办理督促环保税征管公益诉讼类案过程中,发现税收征管部门对辖区排污企业的环保税数据统算、移交等环节存在监管盲区等问题,该院遂将办案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申请纳入人大监督范畴。淄川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与该院加强办案协作和治理协同,联动督促征管机关履行追缴职责、及时建章立制堵塞监管漏洞,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此基础上,双方对办案中形成的会商通报、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和协作调查等工作机制进行了系统总结。今年3月,由该区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联合淄川区检察院、淄川区生态环境分局、淄川区区税务局召开检察监督与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座谈会,会签《关于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税检察监督与税务征管协作机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环境保护税征收信息互通等机制,合力探索构建了绿色税制协同治理“淄川模式”。

图1(2025年3月3日,淄川区检察院召开检察监督与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座谈会  翟宁 摄).jpg

在吸收上述案件办理经验的基础上,为持续发挥人大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实效,淄川区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人大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贯通协调工作的意见》《关于建立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工作办法》等制度性文件,健全完善了人大与检察机关沟通衔接、会商调研、线索移交、督促落实及定期通报等工作机制,并搭建了“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工作室”等场所平台,为人大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贯通协调常态化、规范化运行提供坚实制度机制保障。

强化案件化办理

推动代表建议与检察监督同频共振

图2(2025年4月24日,淄川区检察院检察干警实地勘察太河镇河道毁损现状 翟宁 摄).JPG
图3(2025年5月22日,淄川区检察院与区人大代表实地核查河道修复工程进展 翟宁 摄).JPG

人大代表关注的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往往也是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需集中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此,淄川区检察院主动强化与人大代表日常联络工作,在开展案件办理、跟进监督、效果评估等工作过程中,积极主动邀请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和人大代表参与,着力把人大代表建议转化检察履职的实际实效。

淄川区太河镇辖区生态水系完整,水利资源丰富,被称为“北方的九寨沟”。河流密布、水网交织在造就美丽风景的同时,也有较大的行洪安全隐患。2024年,受强降雨天气影响,该镇支流河道岸墙出现了多处损毁坍塌现象。在今年年初该区人代会上,人大代表就该镇多条河道岸墙存在损毁坍塌及河道淤积问题提出了代表建议。淄川区人大常委会接到此项代表建议后,在转交相关部门办理的同时,一并推送给淄川区检察院。淄川区检察院经审慎评估后,将其作为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立案调查,邀请人大代表作为特邀观察员参与案件调查取证、公开听证等工作,并联合实地对存在问题进行全面细致走访调查。在制发检察建议前,主动将调查核实的事实、部门职责清单以及存在的难点等问题向提出建议的人大代表反馈,通过代表跟进监督助力提升检察建议“刚性”。随着汛期临近,为加快河道修复、清淤进度,该院公益诉讼检察官与人大代表协同履职,沿着河道实地了解河道修复施工进度,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和施工单位确保防汛工程在汛期前全面竣工。目前,河道岸墙损毁修复及河道清淤工作正在抓紧推进,即将如期全面完工。

强化系统化治理

凝聚合力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工作中,我们也常态化地从检察建议中梳理能够借助人大监督合力推动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通过转化为人大代表建议助力解决社会治理、民生福祉等领域深层次问题。”淄川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立冬说。

图5(2025年5月22日,淄川区检察院邀请区人大代表监督古树名木保护“回头看”专项活动 翟宁 摄).jpg

淄川区检察院在开展古树保护专项行动时发现,辖区部分古树存在生存环境较差,长势衰弱,不同程度存在病虫害、树干干枯及铁丝缠绕等管护不到位情形,影响了古树名木正常生长。该院遂向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履行古树保护监管职责,同时将办案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类案线索向人大移交,并邀请部分人大代表实地考察。人大代表在充分调研了解情况后,联名提交了《关于加强辖区古树名木保护的建议》,由淄川区人大常委会移交相关部门办理。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该区各级古树名木282株均已登记实现登记造册,统一编号,并建立古树名木图文档案和电子信息数据库;主管部门与养护人(单位)签订养护协议并悬挂标识牌。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了古树名木保护补偿机制,为全区登记造册的古树名木参保古树名木保险,努力实现对辖区古树名木的全方位保护,有力提升了全社会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支持关心力度。

据了解,今年以来,淄川区人大常委会和淄川区检察院持续深化“人大+检察”互促融合理念,不断持续拓展人大监督与检察法律监督协作的广度与深度:该区人大常委会在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视察、询问、专题调研、员额法官履职评议等工作中,注重听取区检察院的意见建议,并邀请检察人员参加,有力增强监督专业性;检察机关开展检察开放日、公开听证、庭审观摩等工作时邀请该区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和人大代表参与,进一步增强了监督的权威性,实现了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履职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